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4篇
教育   404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8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韩愈评柳宗元文:"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辛弃疾以文为词,无事不入,亦有"雄深雅健"之风。本文试以《贺新郎》词调为例,分析稼轩词"雄深雅健"之"雅"。稼轩词,气度宽宏,情致高雅,绍《诗》之雅正;承"经""史""子"之古雅。  相似文献   
62.
辛弃疾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多元的情感世界,这决定了《稼轩词》具有多元的艺术风格。辛词沉郁悲慨中不乏蕴藉曲折之细美,相反而适以相成。辛词之柔表面上看好像是技巧层面的摧刚为柔,而实际上根植于他歌儿舞女、金屋藏娇的情感体验。辛词之庄重与俳谐、运典人词与即目直寻亦有相反相成之妙。  相似文献   
63.
游潜的诗学批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诗主妙悟,是对严羽诗学的继承与发展;二是肯定宋诗,表现出对扬唐抑宋诗学的反思;三是多方品评明诗,为盲目崇古风尚中的理性批评;四是注重诗学征考,倡扬了基于才与学的考证诗学。游潜的诗学批评,既有对复古诗学的继承,也有对复古诗学的反思,为嘉靖前期诗学风尚的代表,体现了此期诗学批评承前启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64.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高兴》以其独具特色姿态加入了农民工小说阵营。它的出现对当下处于困境的农民工小说带来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指引当下农民工小说走向健康发展之路。论文旨在从真诚向下的写作姿态、农民工生活的真实再现、现实的批判与理想的建构三方面论述《高兴》对当下农民工小说的启示。  相似文献   
65.
曹著高续《红楼梦》是新红学派的一大功绩,近年多遭异议。贾雨村初仕时续娶娇杏事件叙述的前后不一为书中自证。他首次被革职前经历的两种说法均不合曹公原意。其实情是:贾雨村中进士后先当一任知县而后擢升知府,赴任途中巧遇娇杏续娶为妾,不到一年被革职于知府任上,前后任官凡5年。高鹗续写雨村作知县时便娶娇杏是错断。历代步其后尘者甚众,以讹传讹,积重难返.此宗牵涉到贾府及诸多人物、事件的发展空间无法链接,甚至被误解为曹公未及审改的舛错或败笔,由此可知高鹗暨后学辈与曹雪芹之间的巨大差距。这种前后不榫合恰恰铸成了曾著高续《红楼梦》难以销匿的铁证。  相似文献   
66.
在职教界,学者蒋乃平是"宽基础"的倡导者。然而学者张健先是用"建筑学基础观"反对"宽基础",后来又提出"根基础"的概念与"宽基础""划清界限"。经过研究,认为"宽基础"和"根基础"都属于生物学基础观,不能推出"根基础"来否定"宽基础"。之所以强调打造"宽基础",其目的是为职校生的长期的具有可变性的职业生涯服务,提高职校吸引力。这样的"宽基础"是职业教育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67.
论贾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谊是西汉前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在思想上,他较多地接受了道家的影响,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主张无为而治,并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在政治上,他较多地接受了儒家的影响,强调以“民”为本,主张削封国、固中央,并提出了变法改制的具体建议。在经济上,他提倡“重农主义”。在教育方面,他两任王子太傅,从而建立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体系。而《吊屈原赋》和《鵩鸟赋》的写作,则确立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8.
贾平凹被追溯为“寻根文学”的始作俑者,然而他的创作其实溢出了“寻根文学”的框架,1980年代前期他的创作伤痕和文化反思俱在;而1980年代后期他的创作沿着“寻根文学”深入掘进,有着更为深广与持久的内涵,随着时间流逝,将呈现新的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69.
贾平凹小说的商州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州是贾平凹成功之根基,文学之源泉。贾平凹以商州这块地方来体验、研究、分析、解剖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生活变革。他以超常的认知和感应思维,同商州的山势水形、社会风尚进行着强烈的心物交感,描述出一幅幅颇具地域特色的自然景观、历史景观、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70.
刘基从小受教于永嘉学派传人,和永嘉学派有师承之实。他承绪事功之学,以“见于行”、“措诸用”为旨归,和永嘉学派有共同的事功理论;他“敬以一之,仁以行之”,和永嘉学派有共同的事功实践;刘基和浙东事功学派、永嘉学派诸领袖虽然有不同的人生轨迹,但却有着共同的事功目标,通过经世治国。取得共同的事功业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