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753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51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阐述江泽民有关“三农”问题论述是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思想与理论。指出学习江泽民关于“三农”问题论述,就要牢固树立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逐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不断完善农村基本政策,继续搞好农村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条件增加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92.
小康社会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既继承了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重要思想。又结合当前中国实际.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实现了对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3.
阐述江泽民同志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创造性地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94.
面对20世纪文论话语割断了与传统文论之间的血脉联系,文论话语与创作实践之间的疏离、脱节,重建中国文论话语自然成为世纪之交文学理论界谈论一个热点话题.江泽民同志高瞻远瞩,深刻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这对重建文论话语过程中自觉抵御西方文化入侵和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文论话语新境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
江泽民党建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对党的指导思想、基本纲领、建设目标、工作机制、作风建设、民主政治、干部队伍、先进性等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具有时代性、战略性、针对性、坚定性、开拓性、科学性等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96.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历史任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江泽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想,明确指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前提、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基本途径,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97.
江泽民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最新成果,是对毛泽东建党思想和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当前,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江泽民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8.
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世纪的高度,高瞻远瞩,统揽全局,为了继往开来而对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新概括,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大发展,是新时期进行党建工作的纲领性理论,因此,作为党员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自觉地学习,在微观上深刻地理解每个“代表”的基本内涵,在宏观上系统地把握“三个代表”的整体框架,并结合国际,国内的时代背景了解其重大意义,要按照江泽民提出的“一程序”、“二不断”、“三必须”、“四落实”和“四紧密”的对策将其能动地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99.
针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践尚未取得重大突破的现状,紧紧抓住教育观念心理变革的根本自觉的理念,按照江泽民教育思想,就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创新、素质教育、教书育人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等观念,紧密结合南京市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论述.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对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
宋江在梁山事业兴旺发达之际,率众接受“招安”,终至事败身亡,众生罹难。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宋江内心中恒存着传统的儒家人思想:对自身命运和社会现实的忧患,却又不愿意突破现存总体社会秩序。这就造成了他自觉地走向悲剧又被动地承受悲剧的结局,其悲剧价值是道德的而不是历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