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038篇
科学研究   17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46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陆世仪作为学者,学行品格与顾炎武、黄宗羲相埒;作为志士,他亲身参与过抵御清兵的战斗;作为诗人,他承续娄东文风而将其发扬光大。他以吴中幽秀风物为题材的山水诗,郁怒勃发,生机盎然,表现出一代儒学大师婉约深情、超逸旷达的博大胸襟。  相似文献   
122.
论"孙悟空"名字的佛教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游记》表达了大量的佛教义理。也给“孙悟空”这一名字注入了丰富的佛教内涵,它反映了作者以猴说法的心理历程和作者般若性空的佛学思想。作品中许多诗词和回目所包含的佛教含义、金箍棒和金箍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某些章节和情节所具有的哲理意义、行文中出现许多谈空的诗句、作者对孙悟空师父的选择和《心经》内容所以大量出现的原因等多个方面,都反映了“孙悟空”的这一佛教名字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23.
月亮意象:从古典到现代的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亮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蕴涵着中国人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是中国人精神家园的朦胧幻象。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将月亮意象融入了西方现代派的笔法,对古典月亮意象注入新的内涵,成为人性异化的绝妙缩影。张爱玲在其基础之上,又生发出融合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多重释义,成就了月亮流动变幻的意象内涵,完成了月亮意象从古典到现代的流变。  相似文献   
124.
孙中山的《实业计划》完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是一个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大规模建设方案,它体现了中国人民改变自己国家贫弱状况的决心,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宏伟气魄和远大理想。《实业计划》中有许多值得研究和珍视的先进思想,它是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一份重要遗产。  相似文献   
125.
民族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既有反满的内容又有反帝的深意,经历了从反满兴汉、反对满洲贵族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到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口号的过程。孙中山思想演变的原因.有认识上的原因,又是一种策略考虑,同时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也是孙中山反帝口号最终提出的一个重要因素。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6.
瞿秋白是近代历史上最早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研究孙中山先生的学之一,他在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发表的章中,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分析了孙中山先生成长为一个革命家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贡献,客观公正地评价了孙中山先生的一生,为孙中山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7.
对《孙子兵法.计篇》中"计"、"索"等字的传统注解和"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一句的断句提出质疑,并给出了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128.
在孙吴发展史上 ,孙权之母吴夫人与孙权之女全公主曾先后产生过决定性的作用。吴夫人身处孙吴立国前后 ,对协调孙策、孙权兄弟与南北士大夫的关系 ,组建谋士集团 ,决定独立发展的战略等 ,都有定夺之功。全公主在孙权中后期 ,正值乃父与儒学士大夫阶层矛盾激化之时 ,她乘机兴风作浪 ,为其生母争皇后位 ,参预安排权之继嗣 ,挑起孙权顾命集团的纷争 ,目的在于操纵实权 ,从而恶化了孙吴之政治斗争。二人虽同处后宫 ,皆参预朝政 ,但作用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129.
"不希求了解……"--师陀(芦焚)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被多数人遗忘的师陀(芦焚)的研究现况,人格秉性,作品的风格内容等的简括引领,是期盼更多的人注目师陀.师陀虽难以归入任何思潮流派,却堪称三四十年代文坛-奇峰.  相似文献   
130.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兵学研究,不可或缺。通过对《孙子兵法》的割!析,研究了孙武军事人才思想的构成、特点、相互联系及其影响,突出和强调了继承这一珍贵化遗产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