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038篇
科学研究   17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46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小说《西游记》通过语言、情节、意象,尤其两个主人公人物——孙悟空和唐僧的心路历程的展示,看出小说的主旨是意在写一部求放心的寓言书:绝对的自由固然可爱,但那多是宣泄而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只有经过艰苦的追求,才能达到生命的最辉煌;一个人过于在意自己的感受,受环境左右,缺乏悟性和超脱精神,喜怒哀乐忧惧会始终羁绊着他,那他的人生也就缺乏有层次的递进的成长。  相似文献   
82.
合肥在两汉的商业中心地位得益于寿春的辐射。曹魏政权在合肥的攻防战略具有阶段性调整。曹操时期合肥作为曹魏政权江淮战略中心城市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强化,合肥处于抵御孙权进攻的战略中心地位。魏文帝时期,随着曹魏政权国力的提升对东吴采取攻势,此时合肥复失去江淮战略中心的地位,寿春复取代合肥成为曹魏经营江淮的战略中心。魏明帝时期为了抵御孙权实力对江淮的攻势,合肥复作为战略前沿城市得到曹魏政权的重视,满宠对合肥新城的规划和建设,使合肥新城处于曹魏政权的战略防御的前沿。而曹芳时期,诸葛恪在合肥新城的惨败再次证明合肥新城战略前沿地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3.
孙盛曾对《三国志》做过系统的专门研究,并且有他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方法义例体系.可是,史学界对于他在《三国志》研究史上的拓荒之功及其时裴松之《三国志》注例形成的借鉴价值,一直以来并没有引起重视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对孙盛《三国志》研究的探索和考论,既有助于为还原东晋的《三国志》研究史提供科学依据,也有助于重新认识和评价裴松之注《三国志》引用文献的来源以及体例取法的样本依据,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三国志》研究.  相似文献   
84.
朱珩青的《路翎传》用翔实的材料考证了路翎小说中的人物原型和故事原型。传记指出《财主底儿女们》中所描写的蒋家大院就是路翎的出生地苏州蒋家,小说中陆明栋的生活原型就是路翎本人,其他人物如蒋捷三、蒋淑华、傅蒲生等都有生活原型。传记还指出《谷》所写的故事实际上是路翎1940年初与李露玲在合川县育才学校时期的一段爱情纠葛,而《云雀》是以路翎的好友阿龙的妻子张瑞为原型所写的反映知识分子性格悲剧的故事。朱珩青《路翎传》原型考证的价值在于为证明路翎小说的自传性提供了切实的证据,同时为“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做了恰当的注脚。  相似文献   
85.
鲁迅的小说《离婚》围绕江南水乡平息纠纷的习俗“和谈”进行叙事,反映了1920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和谈”是乡土社会固有道德秩序“公正”的表征,其潜在规则却是“弱肉强食”,这种道德秩序的虚伪性和残酷性昭然若揭。  相似文献   
86.
从清乾隆年间一直到民国,一代一代的衡水人推动着古旧书业的不断发展.论文用详实的的资料论述了衡水籍书商在中国藏书文化发展历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7.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综观鲁迅一生的教育实践活动,处处反映了他“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这一教育观,不仅体现在他的教学特点上,更体现在他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教育青年如何学习上。  相似文献   
88.
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公布民国《暂行报律》,上海中国报界俱进会表示反对,孙中山随即令内务部取消《暂行报律》。民初《暂行报律》事件不只是一场新闻界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更是几派政治势力对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的一次攻击。  相似文献   
89.
随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思想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间势力提出了一系列的民主宪政思想。本文拟将中间势力民主完政思想与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作一比较研究,以明确二者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从而深入理解这两种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资产阶级民主宪政思想。  相似文献   
90.
同为“南宋书法四大家”中的陆游、范成大,书法的风格迥然不同。陆游书法不仅具有文人气息,更具书家气质,表现出对书法表现力的自觉追求意识;范成大书法则是以致用为尚,他无意为书家,但由于丰富的学养溢于字里行间,书卷气浓郁,独具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