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031篇
科学研究   76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40篇
综合类   174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359篇
  2011年   381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初中国革命理论的必然选择,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仍然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2.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中最重要的两大理论贡献之一,而唯物史观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萨特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空场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质问,也是对唯物史观发起的一次重大的理论挑战。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批判和超越了旧哲学关于"抽象的人"的观念,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逻辑起点和理论枢纽。"现实的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中宏观与微观、具体与抽象相统一的人学辩证法。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人学思想有力地批判了萨特"人学空场"的指责,对恢复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原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人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3.
由于二人所处时代的文化冲突不同,王船山与曾国藩的处世抉择不同,生命风貌各异。其中,王船山强烈的“夏夷之辨”、曾国藩的经世致用分别成为各自生命的特征。  相似文献   
6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高度浓缩的形式体现着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基本特征的规定,包含着毛泽东、邓小平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因而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的体现,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是对新的历史条件、新的历史任务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的新概括,它本身就是一个理论整体,体现了卓越的理论创造性,并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党在新世纪的新的理论武装。  相似文献   
65.
试论周恩来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周恩来,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勤于总结革命经验,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都有丰富的理论建树.他将长期革命生涯中积累的感知和理念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加以概括提炼,形成独具特色的哲学思想.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阐明周恩来哲学思想,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丰富毛泽东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6.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在方法论上的特色是融会了“新理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哲学史三者的思想观点。在关于唯物唯心的区分上,冯友兰独特地采用了主客观关系,由此把哲学是人生的反思的思想引进哲学史,使之成为研究的元理论。他又通过“具体共相”的概念,沟通了作为精神生活的认识论和人生境界,使得对中国哲学史的评价就不再单纯是从认识论的角度评价的唯物唯心问题,而同时也是或者说更主要的是关涉到人的安身立命的价值问题,从而真正切近了中国哲学的内容,解决了中国哲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问题,也实现了对“新理学”的超越复归。这种复归是以理学为基础消融心学的问题,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境界说”作为元理论,使得《中国哲学史新编》超出了20世纪30年代两卷本《中国哲学史》的价值。由此言之,《中国哲学史新编》具有消化马克思主义、总结“新理学”和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6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一个新设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充分发挥这一学科的功能和作用,必须加强建设。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要科学认识这一学科的属性、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社会功能,合理构建这一学科的学科体系,并坚持正确的学科建设原则,处理好学科建设中几个紧密联系的要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8.
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实效性关键在于教师。作者从师德建设、教师备课、师生沟通、育人环境、考核标准五个方面对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实效性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9.
任卓  张建新  彭化 《中学教育》2011,(6):110-114,102
农村中小学教师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工作者,其教育信仰状况不仅关系着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还关系着目前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湖南省六所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信仰状况的调查表明,农村教师教育信仰状况令人堪忧。因此,建立一种理想的教育感召机制,加强农村教师教育信仰的树立,激发其对教育事业的尊崇、敬仰,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70.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事求是、务实管用、与时俱进的理论特色。邓小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指引我们党高擎理论创新的大旗,继承和发扬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