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67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9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一次性加载技术导致B/S项目的页面响应时间激增,严重影响到了用户的操作体验。为了避免这类问题,本文提出了优化级联的下拉列表方法,分级的加载数据项,减少无效的数据传送,可以在不更新整个页面的情况下重新加载数据;给出了通过AJAX和Servlet配合,实现无刷新的多级级联下拉列表的实现案例。性能分析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减少了无效数据的传送,增强了用户体验和页面的响应速度,提高了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212.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中"僵"应作"仆倒"理解。上古时期,"僵"的词义主要为"仆倒",之后"僵"又引申出"僵硬"之义。清朝晚期前"僵"的"仆倒"义被"僵硬"义取代,晚清时,"僵"萌生出"事情停滞不前"之义。  相似文献   
213.
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两对空间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自身的构造使得人类感受空间时不对称,这种不对称的感受投射到语言平面自然是不对称的。汉语与其他语言在这一点上表现基本一致,但是汉语也有其独特的地方,本文重点讨论汉语在表述空间概念时反映出的比较独特的认知观。  相似文献   
214.
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已成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而空间隐喻则被认为是人类认知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认知域。在空间方位中,"上/下"概念(up/down)的隐喻运用甚为广泛。本文将以部分含up和down的词语的意义分析为例,力图揭示它们隐喻意义的拓展及其在人类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15.
“up”与“down”(上/下)的语义认知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前,对up/down(上/下)的讨论大多局限于语方诉表层句法结构方面。虽有人普就语义认知方面作过讨论、分析,但那是就单一语言的分析。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英汉语义对比,重点分析、讨论up/down(上/下)的语义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216.
本利用f″(x)进一步探讨曲线y=f(x)的上凹与下凹。  相似文献   
217.
基于ARM7 LPC21 3X的汽车智能视频防盗系统设计,实现了汽车点火后,被隐蔽安装在驾驶室的摄像头自动拍摄驾驶员头像,并通过GSM发送至车主手机上,若车主发现车辆被盗,车主可以立即通过发送指令让汽车熄火,汽车就无法开动,从而达到防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