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80篇
  免费   599篇
  国内免费   311篇
教育   19912篇
科学研究   3325篇
各国文化   88篇
体育   2179篇
综合类   1988篇
文化理论   45篇
信息传播   155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493篇
  2020年   657篇
  2019年   652篇
  2018年   514篇
  2017年   579篇
  2016年   635篇
  2015年   866篇
  2014年   1991篇
  2013年   2677篇
  2012年   2596篇
  2011年   2589篇
  2010年   1908篇
  2009年   1679篇
  2008年   1776篇
  2007年   2021篇
  2006年   1904篇
  2005年   1385篇
  2004年   1136篇
  2003年   912篇
  2002年   653篇
  2001年   544篇
  2000年   285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社会进步离不开社会分化与教育选拔,而社会分化与教育选拔是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发展的。改革开谚前的社会分化导源于社会经济的变革。由于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了城乡截然不同的二元社会结构。这一时期的教育选拔虽注重了选拔的广度,但选拔标准出现了重德轻才的偏差,选拔秩序出现过混乱甚至完全中断。这一现象的产生除制度结构方面的原因外,还受对知识分子的偏见和“官本位”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2.
农村传统文化对农民体育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农村传统文化的解读,分析了农村传统文化对农民体育发展的积极作用与束缚作用,并循着农村传统文化的视角探讨了当前农民体育发展的新思路,以促进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93.
构建我国学校体育保险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学校体育运动的蓬勃开展,在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中出现的运动伤害事故逐渐增多,由此引发的学生、家长与学校之间关于运动伤害事故纠纷的案件频频出现.加强对我国学校体育保险机制的研究与探讨,能够有效地迎合我国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建立我国学校体育保险机制,对解决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伤害事故后带来的诸多问题,消除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后顾之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894.
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谈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效益目标定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大型体育场馆的准公共产品的性质,针对大型体育场馆经营方面存在两种极端化倾向的现状,根据公共产品经济两重性的特点,提出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895.
William James (1919) characterises hypotheses as either live or dead. A hypothesis is live when it is taken into account as a ‘real possibility’. We follow James’ suggestion to not attribute intrinsic properties to hypotheses, but rather investigate how they came into being and look at the effects they generate. Expectations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are a topic of vivid debate in the insurance industry. Before these expectations can become ‘live’, they have, in the first place, to be generated by market devices. We investigate how the reinsurance blogpost platform Open Minds functions as an ‘expectation generation device’ on the future of insurance markets. Combining Beckert’s work on the role of fictional expectations with the pragmatist turn in sociology of markets, we propose to study ‘expectation generation devices’, provoking expectations on economic markets. In our empirical analysis, we demonstrate the explicit fictional character of the Open Minds contributions, and analyse how a contained space of openness is generated to provoke expectations. We demonstrate how Open Minds can become live through circulation to other expectation generation sites in the insurance industry and beyond. We conclude by reflecting on the importance of expectation generation devices as a particular type of market devices.  相似文献   
896.
利用面板模型对西部地区1978—2009年农业信贷投入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信贷投入促进农业产出增长的作用比较明显,而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方面则显得比较乏力;农业信贷资金的产出弹性逐渐得到改善,农业产出对信贷投入的响应更趋积极;农业产出和农村居民收入对农业信贷利率的变化不敏感,农村金融市场上信贷配给的现象依然普遍;农业信贷投入的经济效应存在省际差异。因此,应完善农业信贷的征信机制,增加农业信贷资金的有效供给并调整投入结构,调整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结构,改善农民收入结构,以增强农业信贷投入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897.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在九龙坡区陶家镇和海龙村的试点较为成功,其共同点在于注重以工促农、社会保障和土地集约,而在改革主导角色、农民身份转变和土地流转方式上各具特色。"陶家模式"和"海龙模式"的实践证明:中小企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纽带,农民增收是统筹城乡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土地政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问题,统筹城乡发展需要系统思考与政策创新。目前,两种模式的深化发展,面临土地政策供给不足、社会保障推力不够、城乡规划视野不宽、政策落实不到位、资源要素流通不畅、管理体制不顺等困难。应进一步探索土地集约利用的新机制,加快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充分保障农转城人员的利益,推进城乡科学规划,破除农村投资樊篱,并提升各级政府的统筹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898.
将村干部的领导方式分为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三种类型,从经济绩效、政治绩效(分为民主管理绩效、公民参与绩效)、社会绩效、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绩效4个方面衡量村民自治绩效,根据对多个省份16个村庄的问卷调查,分析村干部领导方式对村民自治绩效的影响。分析表明,权威型领导方式与社会绩效以及公民参与绩效显著正相关,民主型领导方式与经济绩效、民主管理绩效、公民参与绩效、社会绩效、公共供给绩效显著正相关,而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显著。因此,村干部民主型领导方式我国农村治理中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权威型的领导方式也有一定的适应性,而放任型的领导方式是不适用的。村干部应灵活运用权威型与民主型领导方法,避免放任型领导风格和方式。  相似文献   
899.
理论和实践表明,要克服农村金融领域的市场失灵,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在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风险补偿机制、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以及实现农业信贷与保险有机对接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探索。今后,不但要注重农业已存在的不同金融需求,更应大力打造不同类型的金融生态,规范发展地方性农村金融机构,扩大农村金融供给,激活、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同时,要发挥财政、信贷资金相互协调的配套作用,并建立完善农村征信体系。  相似文献   
900.
《Sport Management Review》2019,22(1):142-152
To reach and include socially vulnerable people through sport, it is important to create partnerships between sports organisations and public health organisations (i.e., sport-for-health partnerships). Working in sport-for-health partnerships is challenging, however, and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to manage such partnerships. To explore possible predictors of successful sport-for-health partnership, the authors administered a questionnaire among 86 participants in Dutch sport-for-health partnerships. The questionnaire included measures pertaining to three indicators of successful inter-sectoral partnership (i.e., partnership synergy, partnership sustainability, and community outcomes) and nine partnership elements that may predict its success. Multivariate results suggest that (a) partnership synergy may be best predicted by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and building on the partnership participants’ capacities, (b) community partnership outcomes may be best predicted by partnership visibility and task management, and (c) partnership sustainability may be best predicted by partnership visibility. Hence, the authors would recommend actors in sport-for-health partnerships to pay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building on capacities, visibility, and task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