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6篇
教育   710篇
科学研究   43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4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基于分层构权主成分分析的皖北地下水水质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皖北地下水水质评价,以水文地质调查数据以及取样分析结果为依据,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构造分层构权主成分分析评价法,并借助Arc GIS描述地下水水质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分层构权主成分分析方法较传统主成分分析法更具有针对性和区分度,特别针对F-含量高的地下水,可靠性和准确度更高。针对皖北地区地下水水质,东部整体优于西部,其中泗县-灵璧-宿州-雌溪一带地下水水质较好,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颍上-阜南-阜阳-临泉-界首-太和一带和砀山-淮北一带属于高氟地下水区域,应采取适宜的降氟措施方可作为饮用水水源,而固镇、蒙城地区地下水受TDS、Cl-和TH含量影响,地下水水质较差,不宜作为饮用水水源。  相似文献   
32.
33.
汉字发展演变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魏晋南北朝是汉字由隶书发展成楷书的重要历史阶段,该时期的碑刻文献真实地记录了汉字这一历史嬗变的过程。其文字特征表现出造字方法出现新的时代取向,楷书为主而众体相杂,笔划构件增减改换,假借衰落而代之以专字,字形同化讹混,其结果造成异体丛生。  相似文献   
34.
侯艳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9):115-120
佛教崇尚光明,认为佛的身体有种种光明,佛光在佛像中以背光的形式表现出来。佛像背光的宗教内涵与艺术价值都值得深入研究,我国魏晋到隋唐这段时间佛像背光的创作非常发达,通过对其发展演变的整理研究可以管窥佛教的像教意义及我国佛像制作发展的艺术历程。但目前对此尚无成系统的专门论述,选取此阶段有代表性的一些佛像背光进行比较分析,述其流变轨迹,以见其由最初的依据佛经为得福报而造背光,到以背光雕刻来扩大宗教宣传的影响,再到后来成为装饰性的纯艺术作品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5.
我国北方居住着满族、蒙古族、藏族等许多少数民族,他们自古崇信佛教。承德是全国首批确立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举世闻名的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康乾时期清政府为团结北部众少数民族,维护边疆地区安宁与稳定,尊重他们对佛教的崇信,在山庄周围兴建了十二座金碧辉煌的喇嘛寺庙,成为我国北方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圣地。这些散落在山庄周围的皇家寺庙,积淀着深厚的民族宗教历史文化资源,内涵极其丰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里都是内地与蒙古诸部在宗教方面直接联络的主要寺院,成为清政府宗教活动的中心。至今普宁寺仍在举行佛事活动,在北方影响巨大。这些寺庙融合多民族宗教建筑风格,供奉多而全,且造型艺术价值极高,大量佛像、碑刻、楹联等体现民族宗教文化的载体,不仅在我国北方地区、而且在世界范围也极为罕见。因此,对如此深厚的民族宗教资源进行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6.
《敦煌石窟美术史》以文献的全面性与完整性、图像的系统性与丰富性、语言的逻辑性与准确性,写作的严谨性与学术性,实现了敦煌石窟美术史研究的横向拓展与纵向延伸,成为继松本荣一《敦煌画の研究》之后又一部"纪念碑性"的著作,标志了21世纪敦煌学与美术史研究的重要转折,其多重学术价值无疑将产生广泛与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华北平原作为北宋政治中心和保障北部边界安全的屏藩,一直是北宋统治者倚重的地区。北宋初统治者通过调整其经济政策,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这一方面给华北经济发展注入了一定活力,另一方面国防型经济格局的变化,也对华北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38.
起居制度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产生了。五代时期的起居制度虽沿袭唐制,但却比唐制更加繁复,其内容主要包括内殿起居、外官问起居、巡幸起居、外命妇问起居以及一些不定期的起居活动等。五代起居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变化较大,起伏波动,废置无常,然亦有新创,如五日内殿起居等,并对宋代以及后世诸朝的起居制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戴进 《资源科学》1997,19(6):10-18
陕北黄土高原土地生产力及人口容量研究是关系到该地区今后如何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划分陕北为3个农业生态区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简洁而实用的土地分类方案对应产量估算模式,进行区域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容量分析。指出了陕北人地关系的基本态势和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40.
李敏 《家教指南》2011,(3):51-55,128,129
龛楣图案作为敦煌装饰图案的一个种类,虽然主要存在于北朝和隋代,但它作为一种特定的适合图案其纹样造型的组合非常巧妙和谐,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其纹样内容、图案构成形式和装饰色彩与佛龛的形制、结构乃至洞窟形制的历史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不同时期呈现出特定的历史时代风貌。通过对敦煌龛楣图案发生、发展的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可以认识到龛楣装饰图案的宗教性、建筑性、装饰性以及民族性特征,是宗教性、功能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