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8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外人”一语三度出现,其中“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之“外人”当是“外国人”或“方外人”的略称,然而长期以来被误读为“桃花源外面的人”。误读可归纳为四种情况:一、只是单纯误读“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之“外人”一语;二、对“外人”的误读造成《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的解读矛盾;三、对“外人”的误读使论文本身出现逻辑混乱;四、以对“外人”的误读为主要依据,构建“纪实说”或“虚构说”。《桃花源记》确实有纪实因素,也不排除有虚构痕迹,但是二者皆不应建立在对“外人”一语误读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2.
立足东晋的社会现实背景,分析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缘由,归纳陶渊明不同于东晋士人的独特的人格模式,进而评判"桃花源社会"的价值观及其取向,指出今人对待桃花源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03.
《桃花源记》是收录在《陶渊明集》中的一篇散文,但它也同时被作为一篇小说收录在《搜神后记》里。我们应当继续将之当作散文来看,尽管这种文体是在后世的解读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4.
《桃花扇》艺术结构的成功向来为人所激赏。历来论者多论其借侯李离合之情以写兴亡之感的结构线索、作为主题意象的"龙珠"——"桃花扇"在剧中的作用,而事实上,《桃花扇》艺术结构的精妙并不仅限于此。细读文本,可发现该剧的艺术结构还有如下特点:作者善于预设埋伏、伏线千里,以其运思之谨严、针线之绵密,构成了该剧内在结构上的精巧与缜密;柳敬亭、苏昆生、杨龙友等线索式人物的穿针引线,使全剧在结构上形成一个脉络贯通的有机整体;老赞礼形象的精心设置,使全剧形成了独特的以抒情结构统辖叙事结构的双重套式结构。  相似文献   
105.
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作为传奇名剧,思想和艺术兼胜,对后世影响很大。为普及传播和开展研究之用,20世纪至今,《桃花扇》有了多种整理本和影印本。其中,整理本主要包括《桃花扇》的最早注本《详注桃花扇传奇》、《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本和《孔尚任全集辑校注评》本等;影印本主要包括《古本戏曲丛刊》本和《续修四库全书》本等。这些整理本和影印本对《桃花扇》的流传和接受做出了贡献。但遗憾的是,它们也各自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主要是文字错误、体例不善和注释欠妥。  相似文献   
106.
桃花源风景名胜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旅游发展前景。应在现有发展基础上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建立健全旅游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并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拓展、巩固市场,走联动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7.
"黄粱美梦"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成语故事,是一个关于梦的成语故事,梦是这一故事的主题。该故事主要是讲人生如梦这一重要思想,在这一故事中,梦是贯穿始终的文化主题,也是连接两个世界的纽带。该文主要讲了"黄粱美梦"的内在含义,再论述了"黄粱美梦"在中国梦文化中的地位,对中国梦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圣经》中的“乐园”神话是西方文学的一个宝藏,它蕴涵有丰富的人生寓意,是文学家创作出传世佳作的温床,由“乐园”神话构筑了一个个文学原型。这一切在基督教文化中又被以原罪与救赎、迷惘与净朗、善与恶等思想形式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109.
从诺思罗普·弗来的原型批评角度评析美国南方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的短篇小说《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奥康纳在文本中运用了大量《圣经》原型和南方传奇中的原型,同时,通过荒原意象将这些神话原型一一破坏和扭曲,以表现美国南方乃至整个西方怪异、荒原般的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110.
在台湾提起豆干,相信大家立刻会联想到“桃园大溪”。长期以来,地方产业“豆干”(黑豆干)俨然是大溪的另一个代名词。基本上,豆干是豆腐文化的环节之一,何以能远近闻名,成为地方产业文化,这是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我的田野调查工作,缘此而起。经过一年多的参与观察,我们有了大发现:大溪豆腐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元,与豆腐的相关产品,琳琅满目,应用尽有,可谓全台独步。在解读大溪豆腐文化奥秘时,首先就外缘,即大溪的人文环境,加以探索;其次就内在,包括豆腐家族、业者谱系、豆腐文学进行归纳分析,藉以建设大溪豆腐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