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美国著名诗人T.S.艾略特早期最重要的作品,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序幕和前奏,诗篇中凌乱的思维碎片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关键词。本文从这一关键词入手,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揭示《情歌》中支离破碎的语言表象下面所隐藏的完整连贯的概念化表征,并试图从认知文体学的视角对诗歌进行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2.
王抒飞 《海外英语》2012,(1):221+22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me and consciousness is what T.S.Eliot concerns much in his early modernist poem The love song of J.Alfred Prufrock.This paper is an analysis of the way Eliot employs 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technique to create a typical Western modern man who suffers greatly from meaningless life and spiritual crisis.  相似文献   
13.
以T.S.艾略特的早期诗歌中的抒情主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诗歌中的意象、戏剧独白的手法、以及融入其中的"非个性化"诗学理论的分析,揭示出其抒情主体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在《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这首诗中,诗人T.S.艾略特通过运用意象、象征、比喻、典故等手法,并大量运用内心独白的方式,将主人公(普鲁弗洛克)复杂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诗中描述的是一位胆怯的中年男子想向一位女子求婚,但一直犹豫不决,不敢向对方表达他的爱情。本文试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来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病态的社会使得普鲁弗洛克陷入想爱却不敢去爱的境地;另一方面是普鲁弗洛克的胆怯和优柔寡断的性格使得他敢想而不敢做。他的恐惧,犹豫和一再拖延的行动使得他的爱情梦幻最终成为泡影。  相似文献   
15.
从结构主义符号学的视角,分析英国作家托马斯·斯坦恩斯·艾略特的诗作《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的五种符码,揭示诗歌展现充斥于主人公当时所处社会虚伪堕落、空虚颓废的主题,得出这首诗不是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而是艾略特对现代社会的一曲挽歌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T.S.艾略特的诗歌《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发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是人类历史上冲突最严重的时期之一。运用一系列的意象,隐喻和典故,这首诗刻画了一个犹豫不定,不自信,缺乏男子汉气概,害怕女性的中年男人。通过分析这首诗的社会背景,然后分析文中使用的一些典故,可以来解读男性的去势和男性统治时代的衰退这个主题。  相似文献   
17.
杨素芳 《海外英语》2012,(14):192-195
该文试图采用新批评理论对艾略特的名诗《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的反讽,这一重要的艺术手法的运用进行解读。通过在诗中大量运用反讽,诗人更好的表现了诗歌的主题,揭示了主人公的性格。对此手法的解读可帮助读者更好更清楚地理解整首诗,并欣赏其中的语言艺术特色和现代诗歌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