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589篇
科学研究   12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34篇
信息传播   16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论我国专利制度中的行政执法权体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专利制度中的行政执法权,主要包括专利行政许可权、专利行政处罚权、专利行政强制权、专利行政确认权以及专利行政裁决权,各项权力又由比其次位的行政职权组成,从而构成一套宽严相济的权力系统。本文在提炼和总结该权利系统、对其具体构架及其设置的成败得失之处进行剖析的同时,提出了完善我国专利行政执法权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32.
职务发明创造及专利权归属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华 《科研管理》1999,20(5):46-50
职务发明创造的完成主体是职务发明人。它是发明人执行本单位的任务完成的发明创造,体现了单位与发明人两方面的意志。我国现行《专利法》以“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作为职务发明创造的判定标准不合理:把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及专利权只赋予单位所有的规定也不符合公平原则。笔者认为,对于职工“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非单位交付任务完成的发明创造,一般应确认为是非职务发明创造;而对于职工“执行本单位的任务”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应确认其专利权归单位和发明人共有。  相似文献   
933.
死刑立法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一大焦点。死刑的适用范围逐渐缩小,死刑的实际执行不断减少,死刑的判决程序严格法定,死刑的执行方法日趋丈明,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基本趋势。我国目前还不能废除死刑,但死刑的立法强度可适当减轻,死刑适用的范围尽应可能缩小,有关经济犯罪和财产犯罪方面的死刑规定要予以削减。  相似文献   
934.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的提出,标志着我国以区域经济带动全国经济迈向新台阶的新时代的开始。在国际湾区经济发展取得丰富经验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有着诸多明显的优势,全面、合理的产业规划将使粤港澳大湾区着实超越世界上其他湾区。平衡规划产业发展,重视休闲业在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湾区经济规划中值得重视的问题,而依照湾区城市群中现有产业基础,运动休闲产业应当成为未来重点发展的绿色产业。  相似文献   
935.
公民体育权利是人权的基本组成部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公民体育权利的实现和人权事业的发展.当前.我国政府是实现公民体育权利主要推进者,但存在政府行为"失范"等问题.亟需改革;快速发展的生产力为我国公民体育权利实现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但公民可利用的体育物质资源不充分,亟需丰富;不断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实现公民体育权利坚实的法律基础,但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完善.而随着<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实施和社会的进步,公民体育权利势必逐步得到充分的实现.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人权事业的发展,加快我国迈向体育强国的步伐.  相似文献   
936.
面对监管政策与创新发展之间的矛盾,一些国家的政府开始采取各种形式的“创新试验”制度,其中“现实实验室”就是德国政府给出的解决方式。详细介绍现实实验室的定义和构建方式,并通过具体案例展示现实实验室在实践中的应用方式。最后为中国开展相关创新试验提出3点建议。  相似文献   
937.
当前,中国实体企业利润持续收窄,实体企业纷纷转向投资房地产。本文发现:地方政府经济考核压力以及财政需求,是驱动实体企业进行房地产投资的重要因素。此外,宽松的货币供给,银行业和资本市场的偏好,为从事地产投资的实体企业提供了充足的金融资源,进一步推动了实体企业强化房地产投资的强度。从实体企业房地产投资影响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来看,本文发现:房地产投资活动具有明显的”挤占效应“,而无法对企业的资源起到”挤入“的功效。本文基于“驱动—传导”机制,对“实体企业房地产投资—技术创新”活动进行了全面的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