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611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5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目的:结合临床用药的习惯与现代研究成果,把参松养心汤改制成胶囊。方法:分析处方中的君药与臣药,依治疗的疾病与药理作用以及有效成份,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通过测定人参总皂苷与黄连总生物碱来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再重复验证而确定提取工艺参数。结果:人参单独为一组,山茱萸、丹参、黄连、五味子、甘草为另一组,均用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时间分别为1h、1h、1h;回收醇提液。麦冬、炒酸枣仁、龙骨、桑寄生、赤芍、土鳖虫6味药材,加9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h,浓缩,合并醇提液与水提液,真空干燥,粉粹成80目的药粉,直接装0号胶囊,即得。结论:本法工艺合理,制剂质量有保证,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92.
萧萧是一个被命运随意捉弄的小人物,对自己命运的无法掌握使她以退让、顺应、认命的方式与命运妥协。对自己实际生存状况的茫然无知使她在对自己命运的旁观中,也旁观着他人的命运,正是这种漠然的旁观使相同的命运以代代相传的方式轮回不已。  相似文献   
93.
岑参在嘉州逗留时间虽然不长,但其诗歌很有特色。其诗歌创作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嘉州风物的歌吟、对故乡的遥念、对佛门归隐的向往,表现出诗人晚年的复杂心态。其诗作在嘉州的流布传承有序,对嘉州文学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4.
新闻史研究:“问题”与“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新闻史研究应该力避没有生命力的流水账,必须要有问题意识,才能以抽象概括的理论语言,总结复杂而具体的历史事实,抽丝剥茧,甚至画龙点睛。理论烛照史料,使我们洞察材料背后曲折的意义和内在联系。但倘若走另一个极端,理论先行,生吞活剥,将中国材料硬塞进宏大社会理论的紧箍咒(例如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这种理论霸道也不足取。本文提倡以默顿的中距理论,联系媒介文本到更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脉络。  相似文献   
95.
政治广告是政治传播的一种方式。与当代的政治广告相比,民国时期的政治广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作者抽样调查了1912—1919年《申报》的政治广告,梳理了其数量变化和种类特征。究其原因,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政治广告的实质是政治对广告产生作用的最直接产物,是其显性影响的表现。  相似文献   
96.
沈炯生于梁朝开国之初,卒于陈文帝天嘉元年春。其作于梁敬帝绍泰二年的《长安还至方山怆然自伤诗》,旨在凭吊故主王僧辩。曾经激扬文字于梁末陈初乱离之际的他,其实只是工笔之才而非善文之士。  相似文献   
97.
《淮南子》是一部重要的汉代典籍,许慎、高诱先后为之作注。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许高二注相杂于一书。清代学者对许高二注何时相杂看法颇有分歧,甚至自相冲突。史志官私书目和文献征引材料表明,许高二注在宋代以前并行别传,杂于一书则是发生在北宋太宗至仁宗这百年之间,起因可能是缘自一场王宫大火。  相似文献   
98.
沈敦和是红十字运动在中国的开拓者与大力推进者,为红十字运动在中国的起步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公认的中国红十字运动第一人。深入研究沈敦和,不仅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慈善事业有着重要的伤值,而且对于弘扬人道主义,激励今人投身慈善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研究沈敦和对于深入研究近代上海社会乃至近代宁波帮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
沈钧儒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法学家,在近代司法独立运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人权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保护妇女和儿童的财产权和教育权、司法公正、整顿监狱、冤狱赔偿、用法律保障人权等五个方面。沈钧儒的人权法律思想和他生活的时代以及人生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0.
悲悯情怀是沈从文作品的灵魂,是他散文创作的基本风格,是超越血缘、高于同情的大爱,是对生命的感动,对弱者的尊重与心痛。而在他1956年返乡时写的一组散文里这种美丽的情愫消失了,其创作风格也由悲悯转向歌颂。究其原因一是社会时代的压力对作者的影响;二是写作对象自身的变异;三是个人经历、个人观念的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