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765篇
科学研究   2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8篇
综合类   16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士与官僚的合流:宋代士大夫文官政治的确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我国历史上,虽然自皇权-官僚政治体制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士与官僚相结合的进程,并由此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士大夫政治形态,但士大夫政治形态的最终确立,却是在宋代完成的。宋代士大夫文官政治的确立,不仅改变了自汉代以来主要代表世族门阀阶层利益的政权性质,扩大了统治基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官僚集团的整体文化素质,有利于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52.
宋代陶模造型兼容并包,内涵丰富。代表着这一时期市俗美术造型的态势与审美取向,体现着浓郁的民族文化精神,是研究宋代造型艺术的第一手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53.
宋代词人将生活中富有波折的事件或场面捕捉入词,创作了不少叙事性的作品,再现了十分精彩的生活场景。这些叙事词具有独特和丰富的故事情节,表现出跌宕起伏,含蕴深厚,灵动鲜活的艺术特色。它在继承前代叙事诗的基础上,及时地吸取小说和戏剧的表现手法,以新鲜活泼的内容、生动有趣的情节、小巧精致的格局,丰富了词体抒情的表现方式,体现了宋词创作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54.
《文心雕龙》有五分之一的篇目谈到了《楚辞》,并设专节讨论屈原。《文心雕龙》深刻论述了《楚辞》的意义和价值,进而从理论上肯定了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文心雕龙》全面分析了《诗》、骚之同异,肯定了屈原"自铸伟词"、追求新变的文学史意义;《文心雕龙》还从"诡异之辞"、"触类而长"、因方借巧、"重沓舒状"等方面总结了《楚辞》的审美特质。《文心雕龙》的《楚辞》批评,直观地传达出了刘勰本人进步的文学史观,而且对六朝的文学创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5.
清末诗人宋伯鲁的西域诗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他的西域诗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在诗中主张安民富民,尽情描绘祖国西陲河山的壮丽,物产的丰富,把这里的花花草草都写活了;他的《胡桐行》是描写胡杨的绝唱。  相似文献   
56.
三峡库区的民歌调式有自己的特点。尽管影响其调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方言语音声调应该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由于方言语音声调的影响,三峡库区的民歌调式以徵调式为主。  相似文献   
57.
学界多认为子产改革具有进步意义 ,本文通过对《左传》有关史料的疏理分析 ,最终认为子产改革是保守的。文章认为要确定子产改革的性质必须把握住两点 :子产以大族利益为先 ;子产认为处理政事要“行无越思” ,即以不损害大族利益为限度。文章还分析了子产改革成功的各种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8.
唐宋女装既有沿袭又各具特色。唐代女装雍容华贵、性感大方,而宋代女装清新自然、典雅娴淑。唐宋女装风尚出现转型的主要原因是唐宋社会变迁和服装本身的规律性变迁。  相似文献   
59.
郭浪 《兰台世界》2020,(2):143-147
官员退休通称致仕等,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重要议题。经过各个时期的不断调整,宋朝致仕制度也逐渐臻于完善。有宋一代,虽则出现了以王彦超为代表的一批知止而退的致仕官员,但年及而愿退者依然较少,官员恋栈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导致官员恋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主观层面而言,部分及年应退官员,或基于生计考虑,或缘于贪恋权财,而故作不知退。就客观层面而言,宋朝致仕标准"朝令夕改",具有极强的随意性特点,既褒奖提前退休,又额外奖励按时致仕,亦或惩处或者认可到时不退者,使得官员面对如此繁杂的情况,属实不知该退还是不该退,有些无所适从。最终他们在善变的致仕制度中徘徊前进,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60.
谢方叔,南宋末大臣,威州(今四川理县东北)人。嘉定十六年进士。那时,正是大宋国日渐衰微,亡国的征兆已日渐显现出来。谢方叔就是在这样的大背影下走上了历史舞台。1251年,宋理宗授予谢方叔"知枢密院事兼参政知事"辅佐赵昀掌管军事机密、边防事务,与宰相同议朝政。接着宋理宗拜谢方叔为左宰相,同时授予枢密院最高长官——枢密使一职,担起了负责大宋军国大事的重任。谢方叔上任后一方面关心庶民百姓,另一方面不断与宦官、内侍作斗争,但最后以彻底失败而告结束,以自己坎坷的一生陪伴南宋王朝走完了最艰难困苦的岁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