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6篇
教育   2195篇
科学研究   464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173篇
综合类   1364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21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345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282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382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A multi-analytical approach for the study of brazilwood and its lake pigments was carried out based on historically accurate reconstructions. Recipes for brazilwood lakes from the fifteenth century technical text Livro de como se fazem as cores and the Winsor & Newton nineteenth century colourman's archive were reproduced and compared. Both primary sources allowed for the successful preparation of brazilwood lake pigments with colours that vary from light pink to dark red. The main steps and ingredient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these pigments were common in both sources, particularly the addition of Al3+ in the form of alum, and calcium carbonate (chalk). Reconstructions revealed that the latter acts as a pH buffer and filler, controlling the pH at which the lake pigment precipitates.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sources is that the nineteenth century recipes give the quantities for all ingredients, the precise temperatures and time, and achieved higher relative pigment yields (75% versus 45%). Full 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reconstructions provided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the individual steps in the pigment manufacture and revealed that the presence of calcium sulphate dihydrate (gypsum) in the final pigment was a result of its formation in situ. Infrared, reflectance, an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proved to be essential and complementary techniques: while infrared was used to characterise additives and binders, reflectance and fluorescence data were fundamental for identifying the chromophore. The pigments and paints produced can now be used as standard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investigation of brazilwood lake pigments found in artworks.  相似文献   
42.
全球化语境下,市场经济的全球扩张、国际组织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的无国界经营、人权的滥觞、新科技革命的负面效应都对我国国家主权构成了挑战。为了回应挑战,我们应当积极融入全球化,加强国际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转换政府角色,从“划桨”转为“操舵”;消弭“化乡愁”,实现中华民族化的现代转变。  相似文献   
43.
中国高校体育场馆设施面向社会开放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多种方法,对中国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的规模、形式、管理模式等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存在着转变思想意识力度不够,资金短缺,管理水平低,缺乏媒体宣传等诸多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转变思想,加强管理,多渠道融资,与媒体联合,提高场馆设施为大众体育运动参加者服务的质量等,以充分发挥其体育健身功能和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44.
论现代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社会要求图书馆员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如通晓外语,掌握计算机技术,具有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法律、道德等。而我国图书馆员在此有着较大的差距,这已成为制约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应加大继续教育力度,改革管理体制,在政策、制度等方面保障图书馆员信息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5.
网格服务体系结构的出现对网格服务发现提出了挑战,UDDI上基于关键词和简单分类的服务发现机制已经不能很好满足需要.本文在分析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服务质量的网格服务发现机制,引入服务质量相似度的概念,为网格服务发现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超快激光脉冲的产生和放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辉  姚敏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2):33-36,46
超快激光脉冲是实现超高速通信最为重要的部分.近十年来,啁啾脉冲放大技术和宽带增益介质的结合,高功率超快激光脉冲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在小型实验室桌面激光器就可以产生数太瓦功率的激光.本文介绍了用啁啾脉冲放大技术实现超快脉冲的产生和放大.  相似文献   
47.
语言习得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概述了二语习得理论及其对口语教学的启示,并认为其理论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8.
略论散文     
散文是一种重要而实用的文体.提高学生欣赏、写作散文的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49.
在评价方案投资决策的净现值法分析中,所用的折现率是复利。复利折现率的确定在某些情况下就是银行存、贷款的复利率。而我国的银行存、贷款利率是单利,单利是不能直接用来计算净现值,确定方案的取舍的。这样我们就应将单利用一定的方法折为复利率,然后再用此折合后的复利率作为折现率来计算评价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0.
研究性学习方法具体落实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教学形式的愉乐化、教具制作的科学化、板书设计的合理化、课后作业的能力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