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58篇
  免费   342篇
  国内免费   226篇
教育   21910篇
科学研究   1411篇
各国文化   106篇
体育   5706篇
综合类   2833篇
文化理论   45篇
信息传播   10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303篇
  2020年   451篇
  2019年   276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265篇
  2015年   780篇
  2014年   2335篇
  2013年   2181篇
  2012年   2988篇
  2011年   2946篇
  2010年   2292篇
  2009年   2078篇
  2008年   2547篇
  2007年   2883篇
  2006年   2477篇
  2005年   2020篇
  2004年   1655篇
  2003年   1329篇
  2002年   1032篇
  2001年   769篇
  2000年   374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广西宜州是刘三姐的故乡,且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秀丽的风光,因此宜州拥有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当地旅游业应该紧扣刘三姐文化,打造原汁原味的刘三姐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992.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校园网络文化对传统校园文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坚持传统校园文化优势的基础上,利用网络开放性、互动性、多元性及快捷的特点,充分挖掘校园网潜力以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学会选择和鉴别,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自律意识,构架学生走向未来社会的全面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素质,在兴利除弊中构建具有时代精神的校园网络新文化,是现代计算机教育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主要从功能性,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参与性,生态意识,现代艺术形态对园林的影响,文化和艺术是园林的承载品位六个方面探讨园林设计中的手法和理念、内涵,强调当代景观与艺术、科学的完美结合,并实现其功能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994.
当今时代是社会与文化急剧转型的时代,当代西方文学批评走向文化研究成为一种必然.在这一过程中,当代西方文学批评呈现出四种鲜明的特征,即跨学科性、批评性、策略性和诊断性.  相似文献   
995.
中国近代新闻史研究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新闻史研究既要注重史料的考释,又要侧重学理的阐述。就目前而言,研究范围的界定与研究视野的拓展并不矛盾;探究报刊等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关系是中国近代新闻史教学与研究的焦点;中国近代新闻史研究既要有宏观视野,又要从微观层面来考察。  相似文献   
996.
文化在营销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文化来增加企业营销的竞争力是企业的新思维。几乎所有成功的企业都很重视文化的竞争力。文化对营销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品牌文化、产品文化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97.
国际关系中存在一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表达,试图以西方文化代表人类文化背后的“本真说明”,而其他文化只是作为被支配音存在。从解构主义的角度来看,这种文化中心主义本身就是虚妄的,文化之间不存在等级制的关系,各种文化都是对客观的延异和替补。在国际关系中运用解构主义的目的在于强调世界作为文本的开放性,消解人为设定的“中心”文化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998.
小说的慕史观念,是一种无奈的追寻,它既是小说作茧自缚的文学理念,又是其冲出围城的希望。尴尬的社会身份和错位的批评心态,长期滞阻了小说理论的正常发展。异域文化的移植,给近代小说指明了一条崭新的发展途径,回归于对普通人生的体察。小说立足于世俗人情的维度,突破慕史的既定途辙,把捉寻常家庭的生活场景,获就文体独立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999.
在军阀割据、外忧内患的年代,胡政之经营的《大公报》,既坚持了新闻事业的理念,也使报纸有了赢利,兼顾了文化事业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胡政之操守报业的报格,将报纸营业当事业来做,具有“做大事业”的长远目光,其过人的洞察力,复合型的才智和为事业奋斗的精神,是经营《大公报》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00.
论文化创新与教育创新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本质上看,一方面文化创新与教育创新既是两类不同的创新活动或现象,又是人们对这两类活动或现象的一种相对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二者又具有互融互通性,即不仅在作为两类不同活动或现象时存在着互渗互融,而且二者都是一种思想观念的创新。在第二个层面上,文化创新和教育创新的整合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