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856篇
科学研究   36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27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有关翻译理论的研究成为了翻译界关注的热点。而翻译能力的构成因素和发展层次也成为了各位专家、学者研究的起点。同时,随着翻译能力的发展,作为连接翻译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纽带,即翻译质量评估也成为了当代翻译界研究的热点。然而,在对翻译能力及翻译质量评估的研究过程中,却很少有学者注意到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并对其在翻译过程中的自我评估进行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对翻译能力及翻译质量评估进行研究后,旨在以其为基础构建一种翻译自我评估模式,从而更好的指导翻译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2.
中国文学已逐步走向世界。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出版于2006年,2008年葛浩文翻译出版的英译本获首届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对于这部巨著,其中文版和英文版都值得关注和研究。然而,译界较少有人对其英译本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葛浩文英译《生死疲劳》的成功,从翻译角度讲,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葛浩文对基于生态翻译学"译者中心"理论的良好适应和选择。为此,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以葛浩文译作《生死疲劳》为例,对揭示"译者中心"对于翻译的重要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3.
由认知翻译角度出发,尝试以pioneer翻译为案例教学,由具体翻译过程探究翻译课程教学的模式与价值判断,旨在为翻译教学提供参考之用。  相似文献   
44.
随着文化多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汉语言的兼容并蓄优势,近年来零翻译现象频繁出现。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以“iPhone”的零翻译为例,分析零翻译现象存在的合理性。“iPhone”的零翻译是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适应和选择的多维转换度较高的翻译,是符合中国大众认知能力的译文。  相似文献   
45.
模因论是用来解释文化的传播与进化的规律,因其仿照基因而得名。它通过模仿和复制传播,语言是它的载体。译文也是通过复制和模仿而得到传播,并在广泛传播中为人们所接受。模因与译文的传播密切相关,从模因论的角度解释译文传播的规律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6.
分析了文字媒介的非自足性,提倡在民族典籍的对外译介中发挥图像的传播优势,对于图像介入民族典籍的对外译介进行了相关的翻译阐释,指出应用图像应该注意的问题,包括文字与图像的关系处理、图像应用的程式化和类型化、文字译者和图像译者的异质和一致等。  相似文献   
47.
功能语法认为语义系统通过词汇语法系统来实现,因此古诗译本在措辞和结构方面的选择必然影响语义和文体特征的传达。及物性分析作为最为流行的语篇分析手段之一,能有效促进古诗译本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具有可操作性,表现在:及物性系统关于过程类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的划分为译者提供了客观参照;及物性成分的不规则分布体现"失衡"或"失协"的文体特征,为译者传达无形的文体特征提供了有形尺度。  相似文献   
48.
汉语和日语间存在着大量同形词,同形词虽然在汉字表记上相同,但在意义、词性、感情色彩、词汇搭配等其他方面存在差异,这为翻译带来困难,是翻译实践中造成误译的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误译的原因,对误译实例进行分析、修正,总结汉日同形词的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49.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国内外翻译学者不断拓宽边界,积极探索翻译学的新发展,但在这一过程中有时却走向了极端,摒弃了独立思考的学术传统,无意之中混淆了翻译的概念,扩大了翻译的外延,缩小甚至改变了翻译的内涵。在这种含混不清的概念的引导下,翻译标准开始错位,进而又导致对译者的地位定位不准,虚夸译者的作用。所有这些都将对翻译理论的发展和翻译实践的进行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找准根源,以冷静、求实的态度看待“文化转向”,明确翻译概念,抓住翻译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50.
对杨宪益、时钟雯、刘荣恩三位译者的《窦娥冤》译本进行定量比较分析,旨在研究三个英文译本中使用的翻译策略,以及翻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取与其自身的文化定位和文化背景关系。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了不同翻译背后隐藏的原因,并由此探讨哪位译者的翻译更贴近原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