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02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竹叶粉为原料用醚溶剂从中浸提得到鲜绿色的叶绿素溶液,叶绿素溶液经蒸发浓缩回收溶剂,可得糊状叶绿素液,该液经皂化、萃取、酸化及置锌可得难溶于水的叶绿素衍生物——叶绿素锌酸。纯化后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即制得水溶性的叶绿素锌钠盐。光谱结果表明,叶绿素及其衍生物的制备与测试方案的工艺流程合理,实验现象明显。结果可制备叶绿素锌钠并联合制备其余竹叶产品。  相似文献   
92.
黑茶中茶多糖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声和醇沉淀法提取黑茶中的茶多糖成分,以葡萄糖为标准品用苯酚-硫酸法在紫外光谱下对不同产地黑茶中的茶多糖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葡萄糖在浓度为2.857 1~10.000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高.表明此方法测定茶多糖含量简单、可靠,实验测得的云南产古云海熟普洱中茶多糖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3.
均相和非均相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UV/H2O2均相高级氧化技术及TiO2光电催化非均相氧化技术为例,选择硝基苯、4-硝基苯酚、喹啉和活性艳橙K-R等为目标化合物,对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UV/H2O2体系中产生的·OH是硝基苯、4-硝基苯酚和喹啉降解的直接原因,有机物的降解可用准一级动力学进行很好的描述.系统研究了溶液pH值、氧化剂浓度及水体中存在的常见无机阴离子如HCO-3、NO-3、Cl-等对有机物降解的影响;探讨了各有机物的降解途径.建立了一种新的三维光电填充床催化反应器,结果表明,三维电极的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有机物的光催化氧化效率.外加电压和溶液中NaCl对活性艳橙K-R和喹啉的氧化起着促进作用;同时还研究了溶液酸度条件、空气流速及氧气对光电催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植物叶色变异是自然界普遍的现象,叶色突变体已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和生产实践。利用拉曼光谱测定了水稻叶色黄化突变体叶片的叶绿紊含量。研究结果显示:在拉曼光谱图中,叶绿紊的特征峰(1155,1527cm^-1)在突变体中强度较野生型有很大的下降,表明突变体中总的叶绿紊含量较低;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测定结果表明该突变体的叶绿紊含量比野生型降低,且叶绿紊b的含量极低,证实了拉曼光谱所反应的信息;拉曼光谱法可以用来快速鉴定植物活体的叶绿紊含量。本研究尝试利用拉受光谱测定活体生物的叶绿紊含量的可行性,为今后发展便携式、快速、准确、无损伤鉴定叶绿紊含量及其他生物质含量的方法和开发相关仪器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5.
从中药虎杖中通过RACE等方法克隆到一个查尔酮合酶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PcCHS1.该cDNA全长1182 bp,编码一个含39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体外酶促活性研究表明,重组PcCHS1在pH 7~8时催化形成查尔酮为其单一产物,在pH 9时除催化形成查尔酮外,还产生一定量的苯亚甲基丙酮.对PcCHS1第216位和第333位氨基酸进行了定点突变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位点对PcCHS1的体外酶促活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6.
微波诱变选育酯酶高产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酯酶生产菌灰绿犁头霉(Absidia glauca Hagem)为出发菌株,经过微波辐射,得到一株产量较高的生产菌ZM-6,酯酶酶活由28.49 U/mL提高到46.25 U/mL,提高了62.34%。传代实验表明,ZM-6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97.
以UV/H2O2 均相高级氧化技术及TiO2 光电催化非均相氧化技术为例,选择硝基苯、4 硝基苯酚、喹啉和活性艳橙K R等为目标化合物,对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UV/H2O2体系中产生的·OH是硝基苯、4 硝基苯酚和喹啉降解的直接原因,有机物的降解可用准一级动力学进行很好的描述。系统研究了溶液pH值、氧化剂浓度及水体中存在的常见无机阴离子如HCO3- 、NO3- 、Cl-等对有机物降解的影响,探讨了各有机物的降解途径。建立了一种新的三维光电填充床催化反应器,结果表明,三维电极的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有机物的光催化氧化效率。外加电压和溶液中NaCl对活性艳橙K R和喹啉的氧化起着促进作用,同时还研究了溶液酸度条件、空气流速及氧气对光电催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麦迪霉素的含量。麦迪霉素在乙醇介质中于 2 3 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含量 ,平均回收率 ( 97 2 0± 0 8) % (n =6) ,方便简便、快速、准确 ,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9.
Plasma technology is an innovative environmental friendly process that can be an option to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for materials’ processing. Nonequilibrium low pressure plasma found efficiency as a nondestructiv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different materials, many of them belonging to the cultural heritage, in some proper operations such as: atomic-level cleaning, decontamination, thin film deposition. In the paper, the low pressure nonequilibrium plasma is applied for the deposition of plasma polymer poly(methyl methacrylate-co-ethyl acrylate) P(MMA-co-EtA) thin films on natural aged paper, with the consolidation and protective aim. To verify the plasma polymer applicability for paper protection and consolidation, the film is aged accelerated by UV radiation and the structural and morphological changes are evaluated by FTIR spectroscopy, color/gloss measurement, contact angle and AFM.  相似文献   
100.
The current cross-sectional study among 444 young Belgian women (Mage = 20.08; SD = 0.91) examined the influence of reality television exposure on tanning behavior, which is known to be a risk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kin cancer among young women. In addition, it was explored whether the internalization of sun tan ideals from media content and self-objectification could explain this association. As such, this study introduced body image perspectives into media health research.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revealed that watching reality television was related to the internalization of sun tan ideals and self-objectification. In turn, the internalization of sun tan ideals and self-objectification related to exposure to harmful UV radiation. This study therefore provides evidence for the explanatory value of both mechanism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ity television and UV exposure. Implications for skin cancer prevention campaig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