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3篇
教育   3423篇
科学研究   171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211篇
综合类   279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315篇
  2011年   333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335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西汉由弱到强,更由盛转衰,寻找其变化原因多种,其中一最重要原因是其官制设置与变化的合理与否,自古以来,许多人称赞汉唐盛世。进而赞美西汉官制的总体合理;当然亦有不少人,甚至当时人也指出其官制的局部不合理和弊端。文章亦就西汉官制所处时期及六次改革观察,大略陈述、评论其合理的地方、合理的时候,不合理的地方、不合理的时候,以及坏乱地步:略说西汉官制在当时的积极及消极作用,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
高肖 《德州学院学报》2011,27(5):107-110
作为传教士的傅兰雅,有着与其他传教士与众不同的在华经历,在对近代中国的西学传播和科学普及方面影响深远,近年来,这一领域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73.
学习自由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近几年来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从历史学的角度来探讨学习自由的演变轨迹,可以将其分为早期实践期、正式形成期、大发展时期三个历史阶段,进而得出以下结论:学习自由既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价值目标;学习自由是一种相对的自由,对学生而言,在享受学习自由的同时,还要履行相应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学习自由的历史发展演变折射出高等教育的理念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74.
刘娟  安利萍 《集宁师专学报》2011,33(2):68-70,74
该文依据语言迁移理论和方言发音特点,探讨了内蒙古西部方言对方言区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消极影响,并针对一些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有目的地提高本地学生语音水平。  相似文献   
75.
文章分析了《娇红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悲剧在人物身份、性格、矛盾冲突处理 ,结尾的处理等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76.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当代西方环境关学开始了理论研究与著作译介,表明环境关学的影响正在日渐扩大,并有望形成新的关学范式,这组学术笔谈旨在回应这一新的学术领域。程相占的《中国环境关学思想史研究的当代意义》从“重写中国美学史”、“与西方环境美学展开理论对话”、“丰富当代生态智慧”3个方面讨论了中国环境关学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并提出“探索生态智慧”应该成为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的思想主题。马明的《中国古代城市美学“象天法地”原则初探》借鉴美国城市设计大师凯文&;#183;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提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象天法地”原则是中国古代城市意象创造的根本原则。李静的《始宁别墅与谢灵运的环境美学思想》以谢灵运的始宁别墅为研究对象,提出其选址与建筑设计体现了参与式的环境审美思想,使人在自然环境中仰观俯察而返归自然之性,从而更好地体验与自然宇宙一致的“生命的节奏”。王萌的《宋代山水画论“气韵生动”命题的环境关学内涵》集中讨论了宋代山水画论继承了“气韵生动”命题.指出该命题在宋代成为一种环境感知与环境体验模式.它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关学对于艺术与环境关系的理解,有着浓厚的环境美学内涵。张乾坤的《从“取景在借”看李渔的环境美学思想》从审美模式、审美观照方式、审美体验等方面讨论了李渔的环境关学思想。5位作者分别从总论与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环境美学思想切入,试图粗略地勾勒出中国环境美学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和历史轮廓。  相似文献   
77.
经典电影美学中最重要的理论家——巴赞在英美电影美学和欧洲电影美学中有着不同影响。通过这些不同影响来描述当代西方电影美学发展的两种不同方向,及其造成的不同效果,对于亟待发展的中国电影产业和中国电影美学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8.
以美学和体育美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对乒乓球技术进行了初步的美学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优良的乒乓球技术遵循“对称均衡”和“多元和谐”等“一般形式美”法则,并蕴涵速度、力量、旋转、落点和弧线等乒乓球技术独有的体育美.  相似文献   
79.
西方哲学的发展经历了四种形态的变迁,分别是古代本体论哲学、近代认识论哲学、德国古典综合统一的哲学和现代"拒斥形而上学"的批判哲学。哲学形态发展的背后凸现的是人类精神发展的逻辑,展现了人类的客观精神→主观精神→主客观统一的精神→批判精神。这条主线体现了哲学的发展与人类精神的发展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精神表现。  相似文献   
80.
报告文学的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报告文学文本的现实美来源于现实生活,表现在直接的无功利与间接隐伏着的功利性上;形象美在文本结构的巧妙安排、合理的想象和文学语言的运用等艺术感性形式中得以实现;新颖美要求文本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地创新;感染美既来自文本内容的真实,又来自文本具体生动的艺术形式,是文本真实的内容和完美、和谐的形式在审美高度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