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77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34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3 毫秒
31.
《新世说》是民国时期易宗夔模仿《世说新语》之作。作为中国最后一部文言笔记性质的志人小说,尽管其影响和艺术成就不能和《世说新语》相提并论,但《新世说》中的士人形象还是很有特色的,值得研究。将《新世说》中所涉及的士人进行整理归类,选择了士人的三种不同道路的代表人物:"学而优则仕"、身居庙堂之高的方望溪;怀才不遇、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的龚自珍以及身处江湖之远,佯狂混迹于尘世,不与当朝者合作的隐士"八大山人"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2.
颜琪艳 《科教文汇》2011,(13):68-69
《世说新语》是中古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一部著作,对其中的副词进行研究,是建构汉语史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文章对《世说新语》副词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拟为研究者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3.
人物研究是历史研究的重要领域。恭亲王奕是清中后期重要的政治人物,他的决策和行政作为对晚清中国走向构成很大的影响,该专题研究价值极高。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历史人物研究呈现兴盛的局面。但是,恭亲王奕尚未摆脱充当近代史研究"背景"的局面,专题研究有待深化。  相似文献   
34.
关于《世说新语》何以不收陶渊明的原因,各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诸家观点有其合理成分,但也仍有可商榷之处。将讨论重点置于东晋的时代风尚与《世说新语》的甄选标准,认为陶渊明的农本思想、抱朴含真理念、拙于言辞的定位以及高士之隐的追求等方面,与《世说新语》中名士们所崇尚的贵族化风流、人工美、崇尚清谈和好“通隐”等相背离,这才是导致陶渊明事迹不见于《世说新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5.
辛弃疾怀着收复失地的意愿策马自北投向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这一举动也便标识着他孤独命运的开始,而英雄的孤独表现在词中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  相似文献   
36.
《文心雕龙》中"体"的含义多样,"体裁"即为其中的一种。刘勰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各种文体:一是"原始以表末",即叙述各种体裁的起源和演变;二是"释名以章义",解释各种体裁的名称,并说明其意义;三是"选文以定篇",从各种文体中选出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评论;四是"敷理以举统",就是总结各种体裁的写作法则及其特点。从中反映出刘勰为代表的南朝宗经、通变及体用并重的文体观。  相似文献   
37.
王以悟为明代北方重要的心学家,对阳明心学多有继承,但由于生长于理学名区,其思想中也有传统理学的因素。他以阳明心学的精神影响了北方长期株守程朱理学的僵化局面,同时又以传统理学的躬行诚敬补救王学末流之虚妄,在北方王学学者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思想史上也有着一定的意义与影响。  相似文献   
38.
<文心雕龙>所体现出来的无疑是儒家的思想观念,但是刘勰的思想并不只是单一的儒家思想.他在<檄移>篇中所透露出来关于军事战争的观点:如重视心理战,重视民心向背的问题,认为应该师出有名,在具体的军事行动中,应该授权予将,在作战前要具体分析战争形势,不能盲目出军,战争中可以使用计谋甚至诡诈之术等,这些观点都很清楚地显示出他受到兵家思想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39.
本文借以符号学原理,将新天地的空间时尚与消费时尚作为两个切入点,从符号的"他性化"与符号的多样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分析的结果可知:新天地的空间时尚存现"想象"化特征,它同时为西方人建立"想象的东方",也为东方人建立"想象的西方"。所以,传统的时尚符号在这里被"他性化"了,而不是简单的客观对象化。另一方面,新天地的消费时尚是跨界的,呈现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40.
《剪灯新话》在宋元传奇整体式微的趋势下,以元末明初的战乱为背景,继承了唐传奇的现实主义传统,敢于刺世嫉邪,直面现实的黑暗和不公;敢于悲世不遇,流露士子的感伤与哀怨;敢于倾吐胸中块垒意,书写悲欢离合情。其思想深刻在文言小说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