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篇
  免费   9篇
教育   750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4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辛亥鼎革,清季士子大部分以积极的姿态融入民国,即使自况为"遗老"、"遗民"者,其身份界定亦大有讨论余地,其中曲折甚有探讨之处。以云南绅耆在鼎革之际的政治选择的过程及其对辛亥革命的认知为例,我们可以看到清朝与民国之间存在明显的延续性,民国建立的特殊方式,为清季士子接受和进入民国创造了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  相似文献   
62.
工业革命期间,在英美等主要工业化国家中,蒸汽动力在产业领域中的应用是有限、缓慢的,而常规能源动力却得到了持续增长的应用,包括肌肉动力与水动力,在工业化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蒸汽动力直到工业化社会成熟之后,才得到大范围与大规模的应用。现存研究也早已意识到蒸汽动力使用的局限,本文则试图通过对比的方式,更加清晰地指明这种局限,并揭示动力革命不是工业革命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63.
论辛亥精神     
辛亥精神是指在辛亥革命过程中,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为了推翻满清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彰显的一种敢为天下先的不怕牺牲、勇往直前、追求民主与进步的优秀品质。它开启了20世纪中国人民精神的新风貌,是激励中国人民救国救民和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这种精神对我们今天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4.
“文化大革命”时期,普通群众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文化大革命”的洪流之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失误。普通百姓的盲目崇拜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误入歧途的社会基础,大中学生的狂热激情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陷迷途的助推力量,知识分子的集体迷失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难以走出迷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5.
清末新军入伊是长庚练兵的重要举措之一。伊犁新军的构成较为复杂;入伊后分别妥善安置、管理;军官的素质较高,任免严格;编练成协后军饷的筹措艰难。  相似文献   
66.
不破哲三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表示过未来社会的分配方式是由"按劳分配"向"按需分配"变迁的,相反他们对此采取了相当谨慎的和不确定的态度.将未来社会分为三个阶段,并体现为两种明显不同的分配方式是列宁对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中相关思想的严重误判,其原因在于列宁没有把握<哥达纲领批判>的写作背景和正确的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67.
法国武装力量在大革命期间进行了重组。这一重组不仅对大革命的胜利至关重要。而且也是战争史上的又一重大事件。因此从武装力量的重组、战术的运用及军事活动三个方面进行说明。回顾这一过程。既加强了我们对法国大革命更系统、全面的认识,也对世界战争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68.
抗日战争初期,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积极投身全面抗战动员工作,在武汉发起组织歌咏救亡运动,从事唱歌、教歌、写歌和化宣传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武汉地区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推动了中国音乐和歌咏事业的创新,展现了一个真正的人民艺术家的伟大风采。  相似文献   
69.
文化发展的积累性和延续性决定了中国文化要走向现代化,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不能割断民族历史;而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又是自然经济和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这决定了固守或复归传统文化同样无法实现中国文化现代化。因此,中国文化的发展之路只能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中国文化正处于自我否定的发展阶段,要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应当坚持以我为主,以现代化的取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则,坚持“双百”方针,着眼于促进民族文化的生长与融合。当代新儒家认为传统文化本原圆满,外用不足,主张“返本开新”,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的态度。  相似文献   
70.
“化大革命”在1966年的迅速发动与当时中国的思想化状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平均主义价值观念的重新扩张,构成了民众参与“革”的驱动力;个人崇拜的滋长和盛行,提供了“革”发动的重要政治资源;“革命的斗争哲学”构筑了“革”发动的思想基础;“左”倾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革”发动的理论基础;从众心理的影响,对民众参与“革”起了重要的推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