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1篇
教育   197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曾国藩治军思想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国藩治军思想是其封建伦理思想与战争实践结合的产物。曾国藩治军思想的基本特征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领军治事重“朴实”;二是价值取向讲“无为”;三是处理关系贵“心诚”。  相似文献   
92.
《求阙斋读书录》注解了阮籍82首《咏怀诗》中的52首。曾氏对阮诗的解读以章句为本,重视对诗中意象的分析,重在其讥刺寄托的揭示。  相似文献   
93.
曾国藩和李鸿章作为晚清时期重要的人物,他们对当时的晚清时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由于他们所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的深浅不同以及对待外来事物接受能力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他们在人格魅力,洋务事业以及外交事务等方面的差异,从中让我们更加明白了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作用以及他们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94.
“性灵“一词,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特有的范畴,近人吴曾祺在《涵芬楼文谈》中提出了“变化本乎性灵”的理论。本文试图对吴氏“性灵说”加以概括和探析,以彰显其理论之精髓。  相似文献   
95.
明末清初藏书家钱曾的《读书敏求记》是一部重要的解题目录,其中的每一部图书都撰写有提要。其提要著录图书版本,标明图书的次第完缺,叙述图书的源流演化,并有对图书或作者的评论。《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充分利用、吸收了《读书敏求记》的成果,也对《读书敏求记》也有不少批评。  相似文献   
96.
《孝经》是儒家学派阐述其孝道思想的一部经典文献。其作者及成书年代历来有所争议。本文从人名称谓不符、思想内容相悖及先秦孝道观发展流变等角度出发,认为《孝经》非曾参所著。  相似文献   
97.
目前学界关于曾国藩《十八家诗钞》研究的文章还是比较少,还未见有专门的论文和论著,其研究成果仅仅散见于曾国藩诗学理论研究的文章中。《十八家诗钞》有着很大的研究空间。一是《十八家诗钞》的选诗歌标准,二是曾国藩编撰《十八家诗钞》的原因,三是《十八家诗钞》对后世的影响,四是《十八家诗钞》的价值何在。  相似文献   
98.
叶守法 《池州师专学报》2010,(5):110-113,122
曾国藩是清朝"同治中兴"的重臣。其大量采集收藏图书资料,并认真阅读、刻苦研究、积极创作的治学态度与思路,所取得的成果及其产生的作用,在当时被众多的才子所青睐。有许多的文人志士,也因此纷纷投入到他的门下,以领略其真谛。而今天看来,他的治学仍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
曾国藩、曾纪泽同为清政府高官,在近代中国历史上都是有一定影响的人物。他们虽是父子,但他们对近代中国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却有着根本不同的认识和看法,如对办洋务的认识和对待外国侵略的态度以及他们的爱国观并不完全相同。曾纪泽在中华民族面临着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面前,坚决主张抵抗外来侵略、坚持国家主权独立的对外思想与曾国藩的卖国投降主义路线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曾纪泽更应该得到后人的肯定和推崇。  相似文献   
100.
为赢得镇压太平天国战争的胜利,曾国藩始终将对湘军战士的优恤政策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由于这一战时激励机制的执行,曾氏之幕府聚集各类人才达400余人,产生了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