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42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5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文章结合多部古本《石头记》以及"脂批",认为"终身误"与"枉凝眉"两首曲都是通过宝玉的口吻讲述了"宝黛钗"之间的情感纠葛。"终身误"的主人公是宝钗和黛玉,而对宝钗有所侧重,它是形在宝钗,神在黛玉;而"枉凝眉"的主人公也是黛玉和宝钗,而对黛玉有所侧重,其中又时刻闪现着宝钗的身影。这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状态,也是曹雪芹表达的真实情感。  相似文献   
102.
《三戒》是柳宗元寓言文中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代表作,其意蕴有三:一是批判锋芒直接“永贞革新”的反对派,二是间接讽刺君王,三是寄寓了作者“恶人终将覆亡”的理想,其艺术性表现为:一.故事情节完整生动;二、逻辑谨严真实可信;三、文字简炼传神;四、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相似文献   
103.
春秋初年的管仲佐齐桓公尊王攘夷之功为历代美谈,但对其治国思想中的法治部分作出系统评价的却是几百年后战国末期的韩非。集法家大成的韩非肯定了管仲在齐国实行的变法改革,并认为变法改革是齐国成功的关键。他对管仲思想中的“刑罚”“因能而受禄,录功而与官”的法术思想表示赞同,并对其思想中不成熟的方面作出批评。  相似文献   
104.
"折衷"是刘勰的主要论文方法,<文心雕龙>"变乎<骚>"一语较典型地体现了他的这种"折衷"思维模式.在刘勰看来,体"资于故实"、数"酌于新声"是文"变"之"势"、"理",而<楚辞>则是对这两者的集中体现."变乎<骚>"者,实指<骚>(概指<楚辞>)为文"变"之典范.  相似文献   
105.
《洛中集》,疑为自居易编。主要收刘禹锡、自居易二人之唱和诗作,然久己失传。今人贾晋华在《(汝洛集)、(洛中集)及(洛下游赏宴集)与大和至会昌东都闲适诗人群》一中对其进行了考辑,成果卓。然其考述尚存在疏漏之处,复原诗作之篇目与编年亦值得商榷,故而重新辑录之。  相似文献   
106.
钟嵘在评论诗文和品第诗人时除有三条经脉即楚辞、雅、风外,另有三条纬线即气、情、文。他从气、情、文三个方面综合评价诗,认为诗应该具有清刚之气,饱含清怨之情,兼有清靡之文,而且这三者应达到和谐完美,达到了和谐完美就是诗之最优。钟嵘认为只有曹植达到了这三者的完美,所以给其评价最高。  相似文献   
107.
文章详细考证了佛经目录《众经别录》的撰著时间及体例,并着重论述了《众经别录》在目录学以及佛教文献分类学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8.
作为竟陵派的两大旗手,钟惺和谭元春在党争中的态度迥然有异,性格上的反差导致交往原则的不同是造成这一差异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促成了竟陵派幽深孤峭的文风。然而,随着政治危机的加剧,竟陵派无法避免重蹈公安派的覆辙,体现了东林党议对晚明文学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109.
《玉台新咏》大致成书年限是在中大通三年(5 31年)至大同元年(5 35年) ,联系徐陵这段时间的行年事迹、《玉台新咏序》及中大通三年发生的有关徐扌离的宫体事件,推断《玉台新咏》成书于中大通三、四年间及不收徐扌离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0.
生当中国鸦片战争发生后至清朝覆灭时期的重庆文人钟云舫,以深挚的爱国感情与切肤感受,用犀利的文笔,创作了揭露鸦片之毒害的《招隐居》剧本,无情鞭挞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中国人民带来的鸦片灾难,显示了高超的嘲讽艺术和卓越的语言能力,给后世留下了一部兼具思想和艺术双重价值的戏剧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