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6篇
教育   2491篇
科学研究   35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8篇
综合类   13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0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83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335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语境在语篇分析中的重要性体现在:语境有利于理解和建构单句语篇,有利于理解有歧义性的词和句,有利于明确代词的所指对象,有利于理解语篇中的省略。  相似文献   
52.
中西广告文化在宏观层面上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和合与分析,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是中西广告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3.
本文对日本文学理论中的作品论到文本论、超文本论的发展作了梳理与阐述,有助于了解日本文论发展的新情况。关于文本论、超文本论的研究,对我国文学界也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4.
“互文性”是语篇的基本特征。任何语篇都是由引语拼凑而成,任何语篇都是对其它语篇的吸收和改造。“模因”是文化信息的基本单位。模因的复制、模仿和传播才使得文化得以传播、继承和发展。文章探讨了互文性和模因的关系,指出模因的传播就是互文性形成的过程,并从模因的角度分析了广告语篇中的互文现象,以加深对广告语篇中模因的认识。  相似文献   
55.
肖晓克 《湘南学院学报》2002,23(4):41-42,54
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必须立足于文本。脱离文本、大而化之的放言高论,不是流于空谈,就会陷于谬见。《中国现代文学史》(湖南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有关《边城》"文化悲剧"论,便属此类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56.
完善语文教材的编写需要开拓视野,借鉴反思,不断创新。在归纳中美语文教材练习设计的共同点基础上,从两国对练习所起作用的认识、练习与选文的处理方式、序列性的体现程度以及练习指导策略等方面加以比较分析,找出差异,进而提出改进我国课后练习设计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7.
文章介绍了在Authorware多媒体软件中实用性很好的组建整体结构的三种方法:常见交互图标应用法、导航图标应用法、文字超级链接法。将课件中的多种信息模块化地组织在一起,为课件制作者带来很大的方便性和灵活性,且在媒体软件制作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8.
毕亚玲 《海外英语》2011,(9):353+355
语义模糊是人类自然语言系统的客观属性,从认知角度对语义模糊进行探究为二语习得带来新启示。英语专业泛读课文本篇幅较长、生词量庞大,对教师教学和学生阅读理解均提出挑战。该文讨论了语义模糊理论在泛读课文本欣赏和词汇处理方面的运用,为改进泛读课的教学模式做出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9.
理论的发展离不开文字和文本的参与,教育现象学的发展同样如此,这为我们提供了从文本中追寻其发展历程的可能。通过对已有作品的回顾和分析,可以将教育现象学的发展梳理为教育现象学的孕育、产生和繁荣发展三个阶段。这一发展历程对我国教育现象学研究的启示:必须在国际视野下寻求对话,才能促进我国教育现象学研究的繁荣。  相似文献   
60.
欧阳燕 《海外英语》2011,(8):268-269
针对衔接和连贯的关系,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笔者尝试在话语的框架下分析衔接和连贯的关系以及衔接和连贯是怎么作用于话语的。该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对衔接和连贯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接着区分了篇章和话语这两个术语,最后基于话语分析了衔接和连贯在话语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