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82篇
科学研究   24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社会美主要指的是人的美。人美包括外貌美和心灵美。语文课文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美的人,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美的人教育学生,让学生学习这些美的人,模仿这引起美的人,从而造就新一代美的人,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教育的宗旨。该文试图通过分析课文中社会美的内涵和形式,探索社会美的审美教育,更好地完成社会美的审美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32.
多重复句中的分句或分句组间存在着两种结构关系交叉、重叠的现象,且常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把句法、语义、修辞结合起来分析复句是必要的,三维方法对教学与科研都是适用的;分号在书面语中,在构造多重复句和体现其各部分间的结构关系、显示其不同的结构层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本文从AECT2005定义产生的背景出发,阐释了AECT2005定义的主要内容,分层分析了05定义和94定义的区别,在肯定05定义对推进教育技术领域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其中尚值得商榷之处,以理性对待05定义的实践及前景。  相似文献   
34.
检查已布置好的电气控制线路是否可靠 ,尽快找出故障点 ,并能排除故障 ,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作指导 ,并且需要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本文结合多年电工培训中积累的经验 ,对电气控制线路检查的方法及技巧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35.
一个成功进行知识传导的整合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剑  宣国良 《情报科学》2005,23(10):1452-1456
基于文献对知识传导成功影响因素研究内容和观点的梳理,本文提出一个综合的分析框架,分别从知识的属性、知识传导双方的关系、知识接收方的知识学习能力、知识传送方的知识管理能力、知识的传导渠道以及所处的外部环境等6个方面研究了知识传导成功影响因素;并以中外合资汽车生产企业为例研究了影响合资企业内知识传导成功因素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36.
物质世界时空结构上的自相似性(即无穷嵌套现象)证实了自然界的许多性质及其部分运动规律只取决于物质世界自身结构的拓扑性质,而与空间绝对大小无关,因此可利用对已有的“大(或小)物理世界”的认识和物理空间基准量(特征量)选择的自由来预测并进而发现未知的“小(或大)物理世界”的运动规律,这一过程称之为标度分析与变换利用对事物某一标度层次上的认识和具有启迪思维和拓广思路的标度分析与变换方法可以去把握事物各个标度层次上的运动特征.  相似文献   
37.
以射极输出器为例分析负反馈放大器的各种计算方法;方框图分解法之商榷.  相似文献   
38.
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家庭教育的缺席是导致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主要原因,作为影响这一过程的心理社会因素,亲子关系的失谐、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和父母监控机制的弱化影响了留守儿童道德观念的获得,道德情感的发展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解决留守儿童道德发展问题的现实途径在于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扩展农村学校的道德教育与心理辅导功能。  相似文献   
39.
公民社会是西方经验反复印证了的规避“国家主义”风险的有效公共领域,其卓越的实践功能自然地吸引了以探寻社会良性运行为旨趣的大批中国学者的关注。在认定公民社会是个“好东西”的价值预设与“国家——社会”二元对立的理论预设的基础上,学者们开始了对中国公民社会问题的诸多研究。但由于在概念理解中隐没了“公民”的存在,在对“中国公民社会何以必需”的问题上遗忘了其对中国公民主体性觉醒的意义所在,致使在解答“中国公民社会何以可能”的问题时,只能单纯围绕“自上而下的建构”还是“自下而上的演进”进行学理性的剖析,却无法在具体实践中给以足够有力的指导。究其原因在于研究过程中“行动者”的缺席,即缺乏对“行动者”及其“行动逻辑”的凝视与关切。引入“公民行动者”的分析范畴,就是以对公民社会构成主体“行动”的关切冲破“国家——社会”固化分析框架的藩篱,并以行动后果可能存在的意外性和偶然性修正有关公民社会的乌托邦预设,同时通过对中国人和西方人行动逻辑的比较检视公民社会在中国的适用性及对中国社会的意义,从而对中国公民社会何以可能的问题做出更具说服力的解答。  相似文献   
40.
传统观念对小说的轻视造成中国古代小说史研究的薄弱,明代学者胡应麟的小说史研究对古代小说史进行了纵向梳理,探寻各类型小说发展源流,并结合社会历史文化对各时期小说特征进行分析,体现出明晰的史理意识,为近现代的古代小说史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