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802篇
科学研究   48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12篇
综合类   160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5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竞争的激烈,女大学生应加强姿态美的训练,以适应竞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52.
解读《老人与海》的悲剧美与崇高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的主人公圣地亚哥,是一个英勇奋战的失败者。他在大海上与厄运顽强搏斗,最后的战利品却是一副残剩的鱼骨,这种以失败而告终的结局将悲剧色彩推向高潮。悲剧艺术,实际上就是拿被毁灭的美给人看,美的规律就此产生,因而其感染力是强烈的、长久的。然而,圣地亚哥的自信、勇气、力量和尊严震撼人心、催人奋进,崇高美由此产生。悲剧通过丑对美的暂时的压倒,强烈地展示了美的最终的必然的胜利。《老人与海》特殊审美魅力就在于由悲剧美超越到了崇高美。  相似文献   
53.
李商隐和吴文英独特的悲剧性情感体验使他们因情感世,形成了悲情性审美心理结构。他们作品的情思以“伤春”为主题,刻意抒写阻隔、孤寂等内在情绪型感慨,表现出细微、曲折的艺术特征,创造出感伤、深挚的情思美。  相似文献   
54.
和谐美是中西方美术创作中共同追求的艺术境界。但是,中西方对和谐的理解和追求存在种种差异。在中国,艺术家强调内涵神韵的和谐,西方艺术家则更偏重形式的和谐,尤其是符合几何定理的形式和谐。中国人侧重于内心、意识层面上的美的追求;西方更注重客观的数理之美,如比例的匀称、色彩的搭配。  相似文献   
55.
“意境”作为东方美学独特的范畴,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由有限到无限,由自然到人生的美学特色。  相似文献   
56.
本文通过形体课教学与美育教学的关系,阐明了在形体教学课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在学习形体动作中的信心,从而更好地进行形体课教学。  相似文献   
57.
王尔德童话的"三美"指幻想美、诗意美和感伤美.幻想美是他童话的基本特征,这是由童话的特征所决定的.诗意美体现着他对童话语言的运用.而他的童话总给人以感伤美,这是作家"世纪末"情绪的一种反映,是他童话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58.
在文化产业和创意经济的大趋势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需要寻求和当下市场经济新的契合点,挖掘出文学与文化产业的天然联系。将文学素质的培养融入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潮流中,注重培养学生以下三种创意素质:1.故事创意的能力;2.深层次的美感;3.民族的价值观,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出复合型的文化创意人才。  相似文献   
59.
现代装饰画与传统装饰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他不再是时间意义上的现代,而是意义上的创新,出现了与美相悖的装饰画作品内容,其名称的界定变得模糊了,并且形式和内容倾向于理论化,造型倾向于抽象化。  相似文献   
60.
心灵美是人美的核心,是人最本质的美。心灵美不仅昭示了人美的社会性,心灵的美化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而且使人的美更具丰富性、持久性和深刻性。人要打造自身的美,首先就要塑造美好的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