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40篇
教育   1523篇
科学研究   223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40篇
综合类   6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7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朱永甜  余劲 《资源科学》2021,43(10):2013-2025
在2020年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全面消除、相对贫困问题成为未来扶贫工作重心的现实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其对农户收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亟待研究。本文采用2017年陕南3市1680份农户调研数据,在考虑样本选择偏差的基础上,使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和Field分解法,探究了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收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表明:①基于反事实假设,未搬迁农户如果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其家庭总收入将增长2.56%。即易地扶贫搬迁有效提高了农户家庭总收入,且收入增长呈现明显的非农驱动特征。②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对降低农户内部收入差距的贡献率为1.56%,其中低收入群体生计策略非农转型程度更高、收入增长幅度更大。③相比于扩大农业收入差距,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对缩小非农收入差距的贡献更大,是降低农户内部收入差距的主要作用路径。未来需结合新时代背景继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将盘活迁出地的土地资源和稳就业作为搬迁后续工作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2.
张博胜  曹筱杨 《资源科学》2021,43(8):1549-1561
精准扶贫是近年来中国典型的农村偏向性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有待进一步检验。本文基于2010—2019年县域面板数据,以中国典型贫困地区——云南省为研究案例,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研究了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对国家级贫困县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精准扶贫政策有利于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增收,进而显著缩小了国家级贫困县城乡相对收入差距,但对城乡绝对收入差距作用不明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受到精准扶贫政策冲击后,国家级贫困县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率比非贫困县平均上升0.1512,而城乡相对收入差距平均降低0.3668,但这种政策效应存在一定的波动性,政策累积效应不明显。②精准扶贫政策主要通过促进城镇化、增加资本投入、提高农业产出水平、以及产业结构非农化调整4个方面促进了国家级贫困县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长远来看,在提高农业产出水平的同时,逐步推动产业非农化调整将给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带来持续累积效应,对改善贫困地区城乡收入分配产生积极影响。针对以上结论,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3.
2020年,我国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在增进人民福祉的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贫困治理经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有必要对我国扶贫实践进行解构,同时回顾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社会的多维变迁历程,以挖掘我国扶贫实践中的重要经验。文章首先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梳理了我国扶贫政策的演进特征,并从政策密度和政策强度两个方面对扶贫政策进行量化分析,计算得到我国扶贫政策的累计效力;最后,选择若干能够衡量农村社会多维变迁的指标分析农村社会多维变迁与扶贫政策累计效力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扶贫政策累计效力与农村地区贫困发生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基础设施建设条件、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农村贫困地区居民生活水平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4.
梁启超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关注儿童教育的教育家之一,他在反思、批判中国传统儿童教育的同时,积极吸收西方先进的儿童教育理念,形成了自己的幼学教育思想。他重视幼学教育、严格教师质量,并且创新幼教方法,这些思想对于现代儿童启蒙教育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5.
儿童学习的本义在于主动建构,而非被动接受。主动建构,不仅反映了儿童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一种精神状态,而且也体现了儿童学习能力不断提升的一种渐进过程。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等为抓手,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儿童主动建构学习生活展开了研究与探索,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以及学校办学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6.
目前关于亲子阅读价值的研究几乎没有将儿童经验纳入考虑范围,从而忽视了这种价值观所具有的功利化危险。个体在婴幼儿时期呈现出来的内在想法或需要与外在表达之间的一致性为我们从儿童角度出发考虑亲子阅读的价值提供了事实基础。站在儿童立场上,亲子阅读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游戏,其价值就在于每一次具体的阅读活动过程本身,即亲子阅读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将外在的目的加诸其上。  相似文献   
117.
南京市砺志实验小学由三所薄弱小学合并、发展为受老百姓欢迎的省级实验小学,得益于学校坚持开展培养儿童砺志品质的校本研究。为了每位儿童,是砺志教育的生成基点,走向自我教育,是文化立校的目标取向。学校总结出儿童砺志的“六方面文化特质”和“六项引导与行动策略”,努力为儿童的一生成长播下“砺志文化”之种。  相似文献   
118.
高职学生经过学习,知识丰富了,技能精湛了,但如果没有相应的道德品质来导航,难免在走向社会之后出现过错,甚至导致失败。那么,怎么做才能保障他们能够成功地立足社会呢?最实用的方法是在大学期间,让他们静下心来,好好地学习一下《弟子规》。因为《弟子规》可以给他们提供为人处事的准则和行为举止的规范。毋容置疑,《弟子规》是高职学生提升个人修养的良好教材。  相似文献   
119.
从防止儿童被拐骗、监护儿童异常活动位置的角度出发,提出基于智能手机客户端与服务器的儿童定位追踪系统的物理架构、儿童客户端软件与监护者客户端软件的功能、服务器的体系结构等,并探讨该模式的系统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20.
根据丽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和专题统计调查资料,以同条件的非独生子女作为参照,分析了丽水市新生代独生子女的现状、特点,并从问卷分析所反映出来的家庭教育问题引发一系列思考,希望能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