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6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二战后西方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与战前相比较高等教育民主化和职业化特征突出。战后西方世界出现的社会民主化运动推进了高等教育民主化,高等教育规模和入学机会均等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和提高;入学人数的增加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高等教育职业化倾向明显,主要表现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普通高等教育专业和课程的职业化倾向。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e basic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concept ‘Knowledge Democracy’ (KD) and what it can mean in the school context, its implications on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and on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s. We try to enrich this discussion by presenting action research projects to provide case studies of how thinking about KD can reshape educational practice. We consider that the discussion on KD has to be enriched as the concept seems very promising with good prospects towards school’s democrat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as it is quite new, it can encompass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that can cause problems at the level of practice. So, we consider very important any contribution to this discussion not as another theoretical sample of the debate on the ‘politics of knowledge’, but because any improvement at the thinking of the issue can be reflected on school practices. Any challenge to traditional politics of knowledge can lead to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of schooling and to transformations through new discourses and new approaches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school.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科学发展还是和谐社会,都离不开民主与科学的决策。行政决策立法是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制度保障,也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宪法为行政决策立法提供了直接法理依据,而发达国家的法治实践则提供了有益的借鉴。20多年对决策规律的探索,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已成为全党的共识。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中,立法规范政府的决策行为,顺乎民心、符合民意,而国务院通过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则为决策立法奠定了直接的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高涨,政治领域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席卷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促进民主化进程提供了发展的契机,然而许多国家无视本国历史与现实,或过快过激地推进民主化进程,或全盘照搬西方民主模式,其结果引发了政治不稳定与社会动荡,阻碍甚至破坏了经济增长,在民主化进程中,我国也充满了社会风险,有鉴于此,我国必须积极、稳妥、渐进、有序地推进民主化进程。有序民主化,是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中国农村民主化的演进路径,即由原初的"礼治"形式,在激进主义民主观遭受挫折后,又在选择中舍弃了保守主义民主观,最终生成"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形式;进而分析了当前农村民主化面临的新情况,展望了农村民主化的宏观趋向,认为当前农村民主化在经历其复杂发展期后,必将得到稳定推进,并将形成对国家民主化进程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虚幻共同体的论述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国家是虚幻的共同体,国家总是作为独立的东西而与各个个人对立起来,不能从根本上普遍地代表每个人的利益和价值追求,但是,个人只有虚幻共同体中才能打开通向最终自由解放的道路。这些论述反映着马克思恩格斯对国家、集体、共同利益的独特视角。共同体是否具有虚幻性质,与它对个人利益的满足程度有关,也与人们对它的设定有关。研究这个问题对我们认识和解决当前我国政治经济改革中的有关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现代陆续有许多国家崛起,但成功崛起并长期维持霸权的国家只有英国和美国.成功仅仅是相对的,更多的国家是在崛起过程中走了弯路,较为坎坷.从这些国家崛起的成功与失败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崛起所依靠的除了国际因素外,更多的是国内因素,即经济上的高速发展和政治上的社会安定.而社会安定除要有相当的经济基础外,还要有一定的缓解社会矛盾的国家制度.近现代比较有效的制度就是民主,从全球范围来说就是民主化,这也可以从近现代崛起国家的对比中得到答案.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实践是在20世纪初年才开始的。本文就这一时期在中国出现的民主思潮及在民主思想指导下所进行的实践进行了论述,指出了中国在开始政治民主化实践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这种思想及实践的超前性。中国社会极为复杂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状况,决定了由资产阶级提出的在中国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任务不可能建成,而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略论当代中国的政治冷漠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冷漠对中国的政治民主化构成极大危害;导致这一现象的诱因主要有传统政治文化的负面作用,社会政治制度的设计不足,主体参与素质的普遍阙如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客观影响;切实创建参与文化、有效改善制度环境、努力提高参与素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应不失为消除政治冷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司法改革的进程中,我们需要正视民意与司法的矛盾冲突之社会现象。面对民意对司法专业化提出的挑战,固然可以采用司法民主化的方案来应对,但根本则要通过社会基本结构的改革来化解。可以说,司法中的民意构成了推动司法改革向前迈进的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