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859篇
科学研究   104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61篇
综合类   88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10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395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莫言深受民间文化形态的影响,并以此作为自己小说之源。他的小说以民间话语叙述“藏污纳垢”的民间社会生活,高扬原始生命强力,自由自在的个性生命。这种民间文化精神的精华对现代人现代精神的生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2.
语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本文从语篇的各个不同层面,说明了语言即语篇这一语言观,从语篇的角度揭示了语言的本质。  相似文献   
33.
商标是企业形象战略CI(Corporate Identity)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走向世界的桥梁。本文将从权力话语的角度探讨商标名称的翻译,并小议在权力话语理论指导下商标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34.
国内外的语言学研究成果表明,语篇分析虽然只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但它却为外语教学尤其是阅读理解教学开辟了新的思路。语篇分析中的衔接理论,对读者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和交际能力的增强尤为重要。文章简要介绍了衔接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其分类,并对该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指导作用进行了研究和论证,探求在教学实践中将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寻求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最后提出今后研究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5.
及物性系统是功能语法中经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句的描述和分析中有重要作用。在M.A.K.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的框架下,通过对两则新闻报道的及物性系统,即对其过程类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明确及物性系统在新闻语篇分析中的应用,展示出新闻语篇在语言运用上的基本特点并对不同的新闻语篇作出评价,从而进一步证明系统功能语法在语篇分析中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6.
话语标记语是言语交际中一种十分常见的话语现象,在不同的交际条件下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人们在交际时或多或少地受元语用意识的指导与调控,而且这种元语用意识会在各种不同语言层面上有所反映。因此,话语标记语是标示说话人的元语用意识的一种语言手段。不同类型的话语标记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说话人的元语用意识。  相似文献   
37.
法学话语具有明显的形式化特点,由于法学话语涉及现实世界,它与一般形式化系统有所不同,三段论在法学话语中的运用具有特殊性。形式化对于法律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8.
语言教学环境中的话语标记语是确保师生言语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的一种有效手段具有组织话语、安排话题和表达情感等语用功能;它能从局部或整体上对语言学习者的认知起制约作用,并引导其对教师的课堂话语进行各种语用识别和后续处理。  相似文献   
39.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of classroom talk and the modes of representations used by science teachers. Based on video data from two physics classrooms in Singapore, a recurring pattern in the relationship was observed as the teaching sequence of a lesson unfolded. It was found that as the mode of representation shifted from enactive (action based) to iconic (image based) to symbolic (language based), there was a concurrent and coordinated shift in the classroom communicative approach from interactive–dialogic to interactive–authoritative to non-interactive–authoritative. Specifically, the shift from enactive to iconic to symbolic representations occurred mainly within the interactive–dialogic approach while the shift towards the interactive–authoritative and non-interactive–authoritative approaches occurred when symbolic modes of representation were used. This concurrent and coordinated shift has implications on how we conceive the use of representation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co-occurring classroom discourse, both theoretically and pedagogically.  相似文献   
40.
从认知语用观点出发,交际的过程也就是语境构建的过程,话语标记语在语境构建中起着明示导向与限制制约的作用,一方面明示认知假设,对语境构建具有提示功能;另一方面限制语境假设的选择,对语境构建具有制约作用,从而帮助听话人构建说话人所期待的认知语境,减少听话人在话语理解时花费的努力,获得说话人期待的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