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4篇
教育   1218篇
科学研究   47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93篇
综合类   11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350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首先对2011年全国科技创新效能进行了评估,得出虽然作为我国科技大省之一的陕西省的科技资源投入相比不小,但其科技创新效能相比全国其他省区并没有太大优势,分析其原因在于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所致;进而通过系统动力学建模原理,构建陕西经济发展的SD模型,并设定三种不同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情景方案,并对选取的观测变量进行仿真,得出未来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率需要至少提升至25%以上方能实现陕西“十二五”规划中部分约束性目标;并就如何提升陕西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出建立以政府需求和市场需求相结合的研发模式、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产业化研发平台、建设科技创新企业混合产权制度和完善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三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2.
王杉 《情报探索》2014,(5):80-82
通过对科技查新项目工作流程的协作交互关系的分析,阐述沟通在科技查新工作中的重要性。认为沟通是保证科技查新效率和质量的前提,提出将求教式提问、启发式提问、协商式提问的沟通方法引入查新工作中,以提高查新工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83.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分析了《软件需求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对基于案例的《软件需求工程》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了该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洮河流域植被动态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逐象元回归和一致性检验构建1981-2010年间洮河流域NDVI序列,整编同期气温、降水等资料,采用Sen斜率、主成分、相关性及回归残差分析等方法,就洮河流域不同地理-生态区间植被动态的时空特征及所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81-2010年期间,洮河流域植被动态总体增强且空间分异明显,甘南高原植被动态增强幅度高于黄土区。从植被季节变化的趋势和幅度来看,甘南高原主要表现为植被萌发期提前,黄土区表现为萌发期提前和枯萎期延迟。在气温和降水所代表的水热要素与NDVI之间构建植被动态预测模式,率定和校验期精度良好,能够反映不同生态-地理区间植被动态与气候变化之间的数量关系。总体来看,洮河流域植被变化由气候和人类活动共同驱动,气候模式输出和残差分析结果表明,洮河流域植被动态受气候因素的影响显著,气候变化对洮河流域植被活动增强的贡献率超过90%。  相似文献   
85.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与逻辑分析法,分析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用以诠释后申遗时代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在开发中的运作过程以及策略活动。研究认为:生存心态是民俗体育文化再生产的基本动力,权力正当化是民俗体育文化再生产的运作逻辑方式,而象征性实践则构成了民俗体育文化再生产的本质意涵。  相似文献   
86.
Several approaches focus on how to automatically capture the latent features from original diffusion data and predict the future scale of cascades utilizing a black box framework. However, they ignore the penetrating insight into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that how each participant is involved in the cascade. In this work, we bridge the gap between predic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information diffusion by incorporating deep learning techniques and social psychology. To characterize individual participation driven by both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impetus and integrate it into the macro-level cascade, we propose an end-to-end model, named PFDID, which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field dynamics theory of psychology, including the intrinsic cognition field and the extrinsic environment field. We represent these two field dynamics respectively with the pairwise semantic relation between the message itself and corresponding comment and the forwarder’s micro-community activity embedding to provide educated explanations for forwarding behaviour. Afterwards, the cross infusion mechanism is designed to calculate the mutual influence of inhomogeneous field dynamics inside users and cross influence of homogeneous field dynamics among individuals, whose output is fed into the diffusion network aggregation layer for the cascade size prediction. Extensive experiments on two typical social networks, Sina Weibo and Twitter, manifest that the proposed PFDID outperforms state-of-the-art approaches. Our model achieves excellent prediction results, with MSLE = 1.856 on Sina Weibo and MSLE = 1.962 on Twitter, providing 6.54% and 10.53% relative performance gains,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the interpretability is also discussed based on detailed visualization. We observe that the psychological impetus behind social behaviour varies mainly following two patterns with the spread of information, including gradual change and joint influence. Additionally, the indirect dependencies have also been verified.  相似文献   
87.
[目的/意义]科学数据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源,科研人员面临保护科学数据安全的新挑战。[方法/过程]第一步,从政策、资金、设备、平台、科学数据价值、科研人员专业素养的角度设计问卷;第二步,基于问卷回收数据构建SEM模型;第三步,构建SD模型并对6个维度变化进行动态仿真,探究科学数据安全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结论]政策、资金、设备、平台、科学数据价值、科研人员专业素养对科学数据安全具有影响,其中政策、平台、科学数据价值对科学数据安全的作用较明显。[局限]考虑的科学安全影响因素尚不全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SD模型。  相似文献   
88.
[目的/意义]探明政府数据开放(Open Government Data, OGD)知识创造机理有助于推动其价值实现。[过程/方法]基于创造力成分模型识别出OGD知识创造主体、过程活动及影响因素,构建OGD知识创造机理模型;进一步构造OGD知识创造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与模拟探究OGD知识创造活动与影响因素间的复杂关系及动态变化规律。[结果/结论]OGD知识创造包括两类主体、5个阶段活动以及4类影响因素(11个具体要素),各影响因素及具体要素通过不同路径作用于OGD知识创造,并由此提出OGD知识创造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9.
[目的/意义]从大数据思维视角入手探究小微企业竞争情报预警机制的构建及其仿真效果,为小微企业顺利开展竞争情报预警工作提供借鉴。[方法/过程]以小微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基于大数据思维的小微企业竞争情报预警机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预警机制间各要素的因果反馈关系图与系统流图,利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模型仿真模拟。[结果/结论]由仿真结果可知,模型很好地模拟了小微企业竞争情报预警机制的运作,灵敏度分析揭示了大数据技术应用率、企业战略联盟参与率、风险指标体系参照率、竞争情报方法应用率、制度完善程度都对竞争情报预警有正向影响,可为小微企业开展竞争情报预警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0.
绿色建造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是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路径之一,为有效解决目前我国绿色建造技术推广与应用遇到的障碍,在研究国内外相关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影响绿色建造技术发展的因素,并从市场、经济、生态以及社会参与度等角度得到关键驱动因素,据此构建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对有关驱动因素进行灵敏度的动态分析并观察各主要因素的影响效果,得到碳达峰目标下我国绿色建造技术驱动因素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各驱动因素对我国绿色建造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不同,技术研发程度、政策法律完善程度、绿色建造管理模式、节水节地技术效率对成本影响明显,而对生态价值和生产力效率影响不同。根据研究结论,从绿色建造政策法规、技术研发、管理模式和技术效率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