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01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79篇
教育   12811篇
科学研究   334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76篇
综合类   456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8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253篇
  2020年   341篇
  2019年   263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234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253篇
  2014年   623篇
  2013年   1165篇
  2012年   1024篇
  2011年   1071篇
  2010年   808篇
  2009年   696篇
  2008年   897篇
  2007年   1056篇
  2006年   1020篇
  2005年   870篇
  2004年   844篇
  2003年   750篇
  2002年   520篇
  2001年   372篇
  2000年   202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订单培养”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认同。但在实施过程中,在模式的优化、长远就业与“订单培养”、“订单培养”中各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及风险化解与责任分担、“订单培养”中“订单”的规范化、非劳动密集型专业与“订单培养”等诸多问题上尚需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992.
光信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适应21世纪对综合性、创新性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具备与科研和生产相接轨的专业技能,在本科专业实验教学中采用了一种新的“菜单式”教学模式,并通过实验预约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93.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进行研究、改革与探索。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多数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尚不十分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尚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研究认为:只有深化改革,面向市场,依托社会,开放办学,才能取得良好的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994.
论教育异化     
教育异化并不等同于教育“出了问题”.本文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入手,通过比较工人劳动的异化和学生在应试环境中学习活动的异化,认为可以将由分数控制的应试现象以及由此导致的学生片面发展理解为教育的“异化”,但不宜将教育当中存在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为异化问题.造成教育异化的原因在于高考的压力,但异化的教育并非一无是处,依然具有片面但也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基金论文的研究可以把握研究领域内的前沿热点和动态,为学科发展提供有益的科研参考和借鉴。教育技术学核心期刊基金论文能够反映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法、词频分析法等对基金论文的数量、资助级别、作者地区及单位、研究主题等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此类核心期刊种类较少且刊期较长,基金资助来源广泛,合作程度较高,东部地区和高校中占有比例很大,远程教育、教育信息化、教学设计仍是主要研究领域,云计算、移动学习、协作学习、学分银行等逐步成为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996.
眼动分析法兴起于心理学领域,其客观记录受众视线和认知分析的能力迅速得到众多学科推崇,与视觉信息加工相关的心理机制研究已取得显著成果。教育技术学领域迫切需要利用眼动分析法从受众的视角出发,遵循人的视觉认知规律去探索人机交互过程中如何优化信息的获取和加工过程。目前教育技术领域中引入眼动分析法开展的研究数量较少且尚不全面。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相信眼动分析法能够使得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更加严谨、科学。  相似文献   
997.
依托古田会议精神打造特色育人品牌,对于坚持“育人必先育德、育德必先铸魂”的党建思政工作思路,培养大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具有重大意义。打造“红土精神”育人品牌,一是要以育人为本,打造“红土先锋”品牌;二是要以敬业为乐,打造“红土教风”品牌;三是要以成才为志,打造“红土学风”品牌。推广“红土育人”品牌建设,“基础”是结合实际、讲求实效,“关键”是继承创新、拓展理念,“根本”是以生为本、育德铸魂,“保障”是彰显特色、品牌带动。  相似文献   
998.
社会职业发展的模式特征决定了公众的教育选择倾向。单一模式将形成一元化的教育选择,多元模式会引导形成多元化的教育选择。中国社会的职业发展模式具有“一主多元”并存的特征,而公众教育选择倾向则主要受主流模式影响,以致形成以升学竞争为主导的特征。未来职业发展模式多元化将成为大趋势,方向和路径选择将成为公众教育关注的重点,教育应顺势进行多元改革。  相似文献   
999.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changes in the conceptions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among undergraduate student teachers. A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of essays using metaphors to describe learning and teaching written by 256 students at the beginning and end of a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course was used as the main research procedure.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as an increase in the share of students that see learning and teaching from a cognitive-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and a decrease in the share that see learning and teaching from a behaviourist perspective by the end of the course. In addition,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coherence in the nature of the metaphors describing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creased by the end of the course. However, there was practically no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essays describing learning from a socio-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a fact that points to a ne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manifestations of learning in different communities of students, that is, to a relevant knowledge that teachers need in their everyday work.  相似文献   
1000.
Demands for institutional account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have been increasing and have led to greater attention to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the assumption being that improved teaching will result in enhanced learning. In our work as academic developers, we are increasingly helping academic managers make explicit teaching policies and practices that seem fair and equitable. To help us in this work, we have developed a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What is unique about this framework is the language it provides to differentiate aspects of teaching. For instance, it provides a basis for differentiating and linking criteria to standards, i.e. the level of achievement desired or expected. Standards are critical if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is to be seen as fair and equitable, yet they are often unexamined in other representations of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Although the original intent of our efforts was to provide a framework for academic managers, we have come to find it useful in our own work as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as academic developers. Examples of all three uses are provid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