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2篇
科学研究   5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提出了一种利用双参比电极对溶液欧姆电位降 (iRu)做补偿的方法 .当溶液电阻在测试过程中不是常数时 ,采用该方法做iRu 电势降补偿可以克服通常补偿法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2.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与纳米粒子连接形成的纳米级结构,为DNA杂交电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回顾了各种新的纳米粒子与多核酸组成的系列用于DNA杂交电检测方法.最近致力于研究新型基于纳米粒子的电化学DNA杂交各种检测方法.基于纳米粒子的放大和其它各种放大过程使检测达到很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43.
用卡拉胶将肌红蛋白(Mb)固定在玻碳电极(Gc)表面,制备了MB-卡拉胶膜修饰电极.包埋在卡拉胶中的Mb可以与电极发生直接电子传递.Mb-卡拉胶膜修饰电极在水/有机混合溶液中,表现出准可逆的直接电化学过程.式电势(E^0’=-0.407V)表明该电化学响应是MbFe(Ⅲ)/Fe(Ⅱ)电对的氧化还原.在一定范围内,溶液pH增加,Mb氧化还原式电势负移,且呈线性关系,说明Mb的电子传递过程伴随有质子的转移.扫描电镜显微研究表明,卡拉胶水凝胶与肌红蛋白之间有较强的作用,紫外光谱表明.血红素周围的微环境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44.
用魔芋多糖(KGM)将肌红蛋白(Mb)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Mb-KGM膜修饰电极.包埋在KGM膜中的肌红蛋白与电极直接传递电子.在-0.2V~0.8V循环扫描,可得一对可逆氧化还原峰,式电势为-0.403V,这是肌红蛋白辅基血红素Fe^Ⅲ/Fe^Ⅱ电对的氧化还原.其式电势随溶液pH值增加而负移且呈线性关系,直线斜率为-47.6mV/pH,说明肌红蛋白的电子传递过程伴随有质子的转移.研究了Mb-KGM膜修饰电极对O2、H2O2、NO电催化性质.  相似文献   
45.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在天然植物中广泛存在。其因含有多种药理作用,在医药领被广泛的应用。从而引发许多研究者的关注。文章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介绍,并对电化学分析方法在黄酮类化合物分析检测中的应用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1Cr18Ni9Ti不锈钢在磷酸—硫酸—铬酐等电解液中电化学抛光后的性能。结果表明:电化学抛光后1Cr18Ni9Ti表层钝化膜形成,其耐腐蚀性明显提高,表面光亮度比机械抛光明显提高,可达镜面程度。同时冷作硬化层的去除,使表面显微硬度稍下降,电化学抛光可提高1Cr18Ni9Ti不锈钢的宏观性能。  相似文献   
47.
通过试验得到最佳工艺参数,用电化学的方法对不锈钢进行着色,随着着色时间的增加,出现一系列不同颜色的着色膜.对着色膜的显色机理进行初步的理论研究,得出着色膜显示的颜色与着色膜厚度和折射率有关.  相似文献   
48.
热力学中Gibbs-Helmholts方程简称G-H方程(△G=△H-TAS)与电化学过程的AG=-nEF相结合得出原电池G-H方程:△H=-nEF nFT(aE/aT)p。其作用体现在:通过简易、准确的电化学测量方法获得若干可靠的热力学函数变量。但是,该方程的应用具有条件性,该条件可以从G-H方程的热力学推导过程中获得。  相似文献   
49.
采用Langmuir—Blodgett术和溶胶-凝胶(sol—gel)法在氧化铟锡(ITO)表面制备了TiO2球腔阵列.研究了TiO2球腔阵列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所制备的TiO2球腔阵列具有微电极阵列特性.将血红蛋白(Hb)直接吸附在TiO2球腔阵列内部,制备过氧化氢(H2O2)生物传感器.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H2O2)的电流响应快速稳定、重现性和选择性较好,在9.00×10^-7~4.44×10^-4mol/L范围内H2O2浓度与响应电流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3.12×10^-7mol/L,米氏常数为0.138mmol/L.  相似文献   
50.
The 3D multicellular spheroids with intact cell–cell junctions have major roles in biological research by virtue of their unique advantage of mimicking the cellular physiological environments. In this work, a durable superamphiphobic silica aerogel surface (SSAS) has been fabricated for the upward culture of 3D multicellular spheroids. Poly(3,4-ethylenedioxythiophene) (PEDOT) was first electrodeposited on a conductive steel mesh as a first template for porous silica coating. Soot particles were then applied as a second template to construct a cauliflower-like silica aerogel nanostructure. After fluorination, a hierarchical structure with re-entrant curvature was finally fabricated as a durable superamphiphobic surface. This superamphiphobic surface also presented excellent antifouling towards biomacromolecules and cells, which has been demonstrated by the successful upward culture of cell spheroids. The upward culture makes the observation of cellular behavior in situ possible, holding great potential for 3D cellular evaluation in vitr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