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篇
教育   150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心雕龙》中的《明诗》篇,主要论述诗歌的历史沿革,但其中些许微言大义,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诗歌创作的基本特质。本将从体流变、艺术创生与风格范式三个方面,探讨刘勰诗学中的“折衷”与“求通”思想以及自然为美的理念。  相似文献   
22.
晚明性灵文学的世俗化倾向——以袁宏道为代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者们对性灵文学的理解多在其重真情、重个性的基本内涵、似较少关注其世俗化倾向。从性灵文学的流变看,它在明代以前偏重雅的意义,而在晚明的时候则发生了向俗化方向的转变。这种转变,可以从以公安派特别是以袁宏道为代表的晚明性灵文学思潮的人生态度、文学观念、审美趣味等方面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23.
试论《于湖词》在宋朝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人词集题跋、词选和词作,传递出词人张孝祥的《于湖词》在宋朝传播的丰富内涵,前两种形式表现出对《于湖词》豪迈雄壮和清旷秀雅词风的认可,而考察宋人词作对于湖词句的化用,我们确定张孝祥乃南宋初期豪放词坛的重要词人,其词对后来的辛派词人或辛派推崇的创作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4.
吴敏 《闽江学院学报》2007,28(4):107-109
优美与崇高美都是美的一种形式。优美是着重于美的形式,着重于培养人们对美的感性的认识,陶养人的性情和艺术情感。而崇高美着重于艺术的理性认识与评判,在崇高的情感活动中获得理性精神与道德精神的升华,使人从感性艺术情感走向理性的艺术情感。从低俗走向高雅。  相似文献   
25.
“快乐哲人”李渔生活美学思想有三个重要特质: 以人为本的生活审美, 顺时而变的创新为美, 简朴实用的雅中求美。李渔的生活美学思想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但也有其个人和时代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6.
徐湘苹因夫君陈之遴明亡后改换门庭,坚决仕清,内心十分痛苦、矛盾。她将家国之愁和人生忧患等具有内蕴的深度文化意识,融于其清雅婉约的词韵之中,从而产生一种神秀之美。  相似文献   
27.
朱国祚是秀水朱氏家族在诗歌创作领域的开山祖师。其诗自抒性情,雅正清婉,不倚傍门户,不因袭前人。折射出淳正本真的士大夫意识,表现了风流儒雅的文人情趣,并以和婉的语言、清旷的意象营造出古典诗歌的一种平正优美的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28.
韩愈评柳宗元文:"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辛弃疾以文为词,无事不入,亦有"雄深雅健"之风。本文试以《贺新郎》词调为例,分析稼轩词"雄深雅健"之"雅"。稼轩词,气度宽宏,情致高雅,绍《诗》之雅正;承"经""史""子"之古雅。  相似文献   
29.
本文旨在从语言的三个层面即语义、语法、语用谈一谈对信、迭、雅三原则的理解和认识。从整体上来说,这三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本文注重介绍长句的翻译并首先根据语法结构介绍了长句的定义。理解句意可以通过选择和排除一些概念,而后找到句中近义词和反义词的对等成分来实现,之后通过对长句分析的讨论,提出翻译长句的四种方法:顺译法,逆译法,分译法,综合译法。  相似文献   
30.
休闲小品文具有与当下时代同构的节奏感,自由、轻松、富于理趣,市场前景非常看好。文章分别从生活情趣、人生智慧、生命感悟和批判精神等四个方面,阐释了休闲小品文丰富的思想意蕴,并指出对这一文体进行研究的特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