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篇
教育   150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陈子龙乃明代诗之大家,有明诗殿军之称。他擅长各种诗体,尤以七言律诗创作成就最高。他的七言律诗宗法多家,题材丰富多样,风格高华瑰丽。  相似文献   
72.
东汉文风典雅,主要表现为三个特征:一是根据儒家经义立意;二是行文博采经典文辞,语言排偶化;三是意态雍容,表达含蓄。西汉文学本有典雅趋势,东汉文学则将“典雅”发展到了极致。这是因为,中国文学向来有崇雅传统,更重要的是东汉朝廷大力提倡儒学,文学对经学的认同感愈益增强,文士创作不像后世文学重在抒发个人情志,而是多出于经世致用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73.
苏轼诗文之"奇趣"主要在"理趣"、"雅趣"、"谐趣"以及"境与意会"等方面。"理趣"之形成有社会和个人的原因,表现为尚论、尚理、尚意;"雅趣"即"以俗为雅",一方面提升了宋代文学的品位,一方面又使文学得到普及;"谐趣"即幽默,是苏轼艺术化的生活态度,又是他的一种艺术趣味;"境与意会"主要表现了苏轼对意境之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74.
倪瓒的绘画风格以简取胜,创有极富特色的一河两岸三段式的构图,表现出一种极其萧疏空灵、天真淡雅的意境,也形成了他独特的绘画美学思想。本文主要从他提出的“写胸中逸气”、“不求形似”以及“平远三段式构图”来探究其绘画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75.
岳阳历史文化积淀如此深厚,主要归功于洞庭湖的风光之美。洞庭湖的景观文化特色,主要表现在波澜壮阔阳刚美、风涛诡谲野性关、静影沉璧阴柔美和四时烟景淡雅美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6.
审美是人类一种复杂而高级的心理活动,并受人类文化的影响。翻译是一门艺术活动,严复提出的"雅原则"(elegance)正含有此意。试图从美学的三个角度即音乐美、形式美和意境美出发,分析中英文互译时体现的美学价值;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中所蕴涵的审美特质,探讨中西文化的审美差异,因而进一步了解美学、文化、和翻译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7.
作者细读了丁放教授《关于"正始之音"含义等问题的辨析--兼答穆克宏先生》一文后,有些想法,写出来,供参考.作者在"正始之音"含义的理解上,坚持自己的看法;仍认为陈子昂《修竹篇序》中所说的"正始之音"是指风雅诗;仍认为曹丕是建安文坛的领袖.对以上问题都做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78.
作为明代才子,唐寅不仅诗文书画皆工,创作数量大,同时又有一些词曲作品传世。他的散曲蕴藉灵秀,在内容、风格和艺术手法等方面都不同于其前代和同时代的其他曲家,这主要表现在其小令的词化或雅化、个人情感的有意识融入和“小而有致”的艺术手法上。唐寅散曲的这些特色不仅使他成为明代曲家中具有鲜明个性风格的一员,同时也是明代中后期“词曲合流”现象的杰出代表,是散曲发展到这一时期的新变与超越。  相似文献   
79.
曹组、曹勋是宋代颇有成就的父子词人,曹组在当时拥有广大的读者群,其词被广为传唱,曹勋的词却鲜有在民间流传。曹组注重词的娱乐和传播,在词调的选择、语言的运用、情感的表达等方面有意向俗,曹勋作词则避俗趋雅,刻意对其父词风进行反拨。曹氏父子词风雅俗之异固然与词坛的风尚有关,同时也与两人的性格和曹组的创作命运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80.
作为一个新兴的翻译领域,影视字幕翻译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及要求。以在我国热播的几部美剧的字幕翻译为例,结合美剧字幕翻译的特点,探讨严复的“信、达、雅”标准对美剧字幕翻译的借鉴意义,认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可以成为美剧字幕翻译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