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篇
教育   135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苗族古歌的研究目前已取得比较丰富的成果,形成了一些苗族古歌的研究专著,研究论文颇丰,呈现出多学科以及多角度参与的态势。就学科而言,出现了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等学科的探讨。以角度而言,出现了文学、文化、比较、传承等研究视角。但仍存在研究视角、理论探讨和方法不足等问题,需运用学术前沿研究视角,从多学科的研究理论对苗族古歌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2.
李劼人是创作史诗性作品的第一人。他以其系列长篇小说全面深刻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四川社会的发展变迁以及社会文化心理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这奠定了他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李劼人长篇小说的史诗性追求,是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他创作的成功经验,主要在于作家本人具有对历史发展的卓越的史识史见;在于他对中外史诗性小说创作优秀传统的借鉴与继承;在于他对作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尤其重要的是他对史诗性美学追求毫不动摇的坚持。正是李劼人在史诗性创作上的独立特行,成就了他的创作的独特性,保障了他创作“小说的近代史”的成功。这些经验,值得今天的创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143.
《狂人日记》是一部民族新人诞生的精神史诗。发现黑暗、发现吃人与被吃的荒诞、发现自身背负四千年重担而又在绝望中求生的狂人,以其难以摆脱的被吃焦虑、心灵挣扎的复杂心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救赎努力,谱写了心语、对话、独白、呐喊的史诗乐章,并采取剥掉语言的外衣直取本义的形式构筑了更高意义上的象征体系,从而获得了读者整体认同,但其作为现代中国人精神史诗的解读远未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