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0篇
教育   2552篇
科学研究   20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74篇
综合类   25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陈友良 《新闻界》2020,(4):76-84
基于新发现的袁昌英《公意之源》,并与陶孟和的书评比较,考察李普曼《舆论》作为一种现代性话语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的问题。《舆论》推动了近代西方"public opinion"从哲学论述转向现代性的知识和概念,但其核心概念仍融合了"公共意志"与"公众意见"两方面涵义,作为现代性话语尚具有两歧性。这个特征为五四时期的中国学者提供了"舆论"与"公意"的两条阐释路径。陶孟和用书评形式引介《舆论》,关注其在政治心理学上的创新意义;袁昌英则以近似于政论文的形式,评述李普曼的新舆论观、大众媒介观和政治传播观,实已触及现代传播学的范畴。陶、袁都被李普曼的民主理论修正观点所吸引,对于著名的"李普曼-杜威之辩",也有精英主义与大众主义不同的评论视角。从话语实践上看,《舆论》参与了一战以后中国知识界对西方民主制度的反省思潮。  相似文献   
82.
童子军系一种遍及世界各地的青少年及儿童的组织,亦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教育模式。中国初现童子军是在清季末年,系由在沪西童组成。上海华童公学组织童子军虽晚于武昌文华书院两月,但其影响却远在后者之上。华童公学组建童子军明显受了西童影响。以往对童子军概念的界定是不科学的,对文华童子军的影响之评价更是言过其实,而中国童子军传播路径的说法则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3.
由摆球浸入不同温度纯水中的小角阻尼振动实验,发现角振幅衰减及振动周期不随液体黏度发生改变。采用改进平均法求解平方阻尼作用下单摆小角振动微分方程,得到角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解析表达式,据此得到的角振幅衰减及振动周期的定量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得出结论:摆球在液体中振动时受到的流体阻力是与液体黏度无关的平方阻力;平方阻尼常量与液体的密度成正比,与摆球半径及密度的乘积成反比;摆球浸入液体时的阻尼振动、角振幅衰减是非指数型的,衰减速度和振动周期都与平方阻尼常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4.
邻里互动是社区共同体存在的基础,转型期的中国城市社会是否可以培育出“社区共同体”?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石家庄某个典型的新建商品房小区为研究田野,通过深入访谈、参与观察以及问卷法等揭示出转型期背景下城市邻里交往的真实状态,分析了社区场域下行动者的行为逻辑,发现邻里交往行为是嵌入于整个社会的文化背景中的,邻里互动使得“社区共同体”的构建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5.
论述幼儿心理发展中的敏感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敏感期是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是一种天生的美德和内驱力、是儿童最容易对特定刺激作出反应、并使自身能力得到最佳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研究这一心理现象,对开发儿童智力、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塑造优秀品质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高校是培养和选拔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在高校积极做好研究生党员发展工作,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目标,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7.
同治回民大起义期间,甘肃众多地区沦为战场。战后的光绪、宣统朝,甘肃各地的经济状况直接关系到清廷在西北的政权统治情况以及甘肃民众的生活质量,甚至对清末乃至民国初期甘肃的社会发展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陕甘新驿道沿途为中心,对光宣两朝甘肃地区的堡寨兴废、民众生活、军队建设等方面情况进行梳理总结,这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同治回民大起义的影响以及清末乃至民国初年甘肃经济、政治格局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88.
本文从现代日语中清音、浊音的读音及使用办法的变化出发,解释说明了导致其变化的多种原因,并详细阐述了时代背景对此的重要影响,从而诠释了现代日语的时代感。  相似文献   
89.
延安时期学习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建设的重要历史阶段开展的一场马克思主义学习与教育运动。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率先垂范和直接指导下,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内容新颖、学习方法独特,学习氛围空前浓厚,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延安时期学习运动的历史经验对当前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有着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0.
民国时期的北京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都继承了清末的土地开垦政策。与此同时,一些社会名流也主张土地开垦。促使这些政策和主张出台的社会因素主要有:战争、灾荒以及人口增长。在这种政策和主张的推动下,我国边疆地区的土地被大量开垦,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入研究民国时期土地开垦政策出台的过程,对于今天开发和建设边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