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2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64篇
教育   927篇
科学研究   39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54篇
综合类   5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0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Conventionally, e-Participation initiatives are considered to be successful only if users use these services. While the growing body of e-Participation literature has listed and studied challenges and barriers to achieving this end, conceptual clarity on why such projects are considered as failures is yet to be achieved. We argue that this is due to the inadequ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 stakeholder dynamics of an e-Participation project. In this paper, we seek to address this knowledge gap by proposing that using stakeholder theory complemented by genre theory provides an interpretive lens to understand the complexitie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such projects. To illustrate our proposed lens, we apply it to analyze an e-Participation project in Norway at its development and use phases.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a key factor that influences the success of e-Participation initiatives is high saliency of at least one stakeholder group at various phases of the initiatives. The saliency of stakeholders changes over the life of a project and hence the salient stakeholder also varies. Consequently, it is not essential for the same stakeholder group to be salient throughout, only that some stakeholders remain salient. Our interpretive lens also extends the discourse on stakeholder theory. In traditional management literature stakeholder theory is meant as a tool to identify stakeholders' groups to which management or owner of an organiz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We show that it is also useful to identify which stakeholder groups will act to protect their interests. Based on our findings, we propose insights into studying and developing e-Participation projects.  相似文献   
102.
淮南市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是淮南市实现产业升级、城市转型重要途径。本文从循环经济的框架模式入手,着重阐释了循环经济实施的措施:一是减量化;二是再利用;三是资源化;四是技术集成;五是信息共享;六是设施共享。在技术集成中重点介绍了洁净煤气化技术、合成气净化技术、高效合成技术、醋酸甲酯制醋酐技术、大型捣固焦生产技术、干法乙炔生产技术、高强高模PVA纤维生产技术和工业水利用技术。最后,对产业结构环境合理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3.
从政策体制、能力机制、利益风险等方面对科技特派员制度进行探讨有助于解决在这项工作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更大程度的发挥科技特派员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促进广东科技服务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广东省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之一表现出较强的发展势头,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在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构建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政策必须分析政策执行的客体,政策主体层级,并辅之以空间因素和时序变化因素分析,形成四维度框架的政策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05.
我国电动汽车补贴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小慧  刘锴  左志 《科技与管理》2011,13(6):99-103
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将为我国带来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然而当前阶段电动汽车在我国全面推广面临诸多困难。电动汽车财政补贴可以有效缓解技术局限和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加速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的限制,导致既有的国家和地方补贴政策对电动汽车推广工作的影响力非常有限。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既有的电动汽车推广补贴政策及实施办法,从补贴对象和机制、补贴时段和力度、补贴方式、融资机制以及监管体系等角度探索了提高政策实施效果的方法,并建议全面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建立一个更加长期稳定和全面的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06.
周旗 《科教文汇》2011,(10):75-77
上世纪70年代以来,批评语言学蓬勃发展,其杰出代表人物费尔克劳提出了三维框架理论,即描写、阐释、解释三个步骤。本文试图运用费尔克劳的三维框架理论对《校园王》中出现的语码转换进行批评性语篇分析,以揭示青年话语中语码转换的特征和青年话语中语码转换的原因。通过揭示青年话语中的语码转换特征及青年话语语码转换的原因,笔者希望能够引起教师对语码转换现象的批评意识,以及人们对青年语言特征变化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07.
沈镭 《资源科学》2021,43(11):2160-2172
对自然资源进行统一的科学分类是开展自然资源调查评价、履行其管理职责、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实现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大战略任务的最基础性前期工作。针对学术界、管理层和实际工作者对自然资源分类的不同意见和分歧,本文创新性地从空间、属性、用途、管理等视角提出了一个含有3个一级大类、11种二级门类、62种三级类别的新分类框架和分类方案。该方案不仅区分了自然资源的地理空间,便于分类管理和实际操作,而且区分了自然资源的不同用途与属性,很好地反映了作为物质或能量的自然资源与作为环境条件的自然要素之间类型上的差异性。研究成果为推进自然资源分类体系的完善,并与国际接轨、提升自然资源治理现代化能力,以及推动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与生态环境、农田水利、国土空间规划、城乡建设等部门在自然资源、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等重大任务和目标上的有机衔接,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8.
文章调研了目前国内外科学数据质量评估框架的研究现状,对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国家科学数据平台数据质量框架和三大主要的国际组织发布的数据质量评估框架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各框架内容的剖析和数据质量维度的比较分析,找出了不同评估框架在各维度上的差异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理论是中国的独创,它始于邓小平同志的论述,经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完善。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有关国内发展、世界和平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理论。其内涵涉及和平与发展关系、和平发展的动力与领导、和平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与底线、和平发展的道路与方式、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中国的和平外交理论等七个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0.
远程教育过程中教学资源优化:一个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教学资源在远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由于教学资源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不能有效沟通,使得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较低。因此,在远程教育中对教学资源的优化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资源优化过程中,需要统一认识,明确整合的路径,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