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6篇
教育   421篇
科学研究   120篇
体育   120篇
综合类   85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将萤火虫萤光素酶基因重组到质粒pBR325中,通过“三亲交配”和同源重组,将萤光素酶基因整合到Ti质粒pGV3850:1103。通过改良的叶盘转化法,用萤光素酶基因转化单子叶植物花叶芋,获得转基因植株。对再生植株的胭脂碱测定、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分析、DNA点杂交、萤光素酶基因活性测定,证明萤光素酶基因已转化到花叶芋中并进行了表达。  相似文献   
92.
从遗传学产生和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遗传学的诞生、细胞遗传学的建立、分子遗传学的形成、分子遗传学的发展 ,以遗传学研究的思想发展和认识历程为主线 ,阐述了遗传学百余年来的发展轨迹 ,并分析了遗传学的发展给予我们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93.
近年来,中国生物医学研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伦理治理方面带来了挑战。贺建奎公开声称其胚胎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后,立即招致广泛的批评、谴责和激烈的伦理和法律大辩论。以生育为目的的胚胎基因编辑操作违反了公认的伦理规范,具体包括:较低的科学价值、不合理的风险-受益比、伦理审查不合规、并非真正的知情同意等。这说明主要依靠科研人员自律的机构伦理治理体系是成问题的,为此需要在不同层面上改进伦理治理水平,强化技术和伦理指南和法规。  相似文献   
94.
人类STR标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TR是由1~6个核苷酸的串联重复片段构成的,均匀分布于人类基因组中的简单重复序列,由于重复单位的重复次数在个体间呈高度变异性并且数量丰富、分布广且均匀、多态信息含量高、检测快速方便等特点,因此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基因定位、连锁分析、血缘关系鉴定、群体遗传学、系统发生树构建、遗传做图等方面.  相似文献   
95.
文章探讨了暗能量和暗物质的存在、成份及其相互转化,指出了暗能量是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的源动力;暗物质是形成物体的源泉;暗能量和暗物质的相互作用决定着宇宙未来的命运.  相似文献   
96.
遗传标记作为识别遗传物质(基因)的标识,在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有形态标记、细胞标记、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四种形式。通过对其四种遗传标记形式在植物遗传育种上的应用作一综述,以追踪其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97.
本文接血型常规检验法检测了380名(男166人,女214人)河北籍汉族大学生的ABO血型。用X~2方法对男女及河北地区与兰州、湖北地区血型分布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并根据Hardyweiberg定律计算了IA、IB、i的基因频率,结果表明:河北地区汉族人群血型分布B>A>O>AB,男女间无显著差异;河北地区分别与兰州、湖北地区相比,河北地区与湖北地区在B型和O型血的分布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河北地区汉族人群IA、IB、i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2251,0.2722,0.5027.这些结果为河北地区群体遗传学的研究提供了参数。  相似文献   
98.
侗族、苗族舌运动类型基因频率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南侗族和苗族的5种舌运动类型的基因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叠舌的显性基因频率侗族明显高于苗族,而翻舌的显性基因频率苗族明显高于侗族.从总体来说,湖南侗、苗两民族的卷舌、翻舌和尖舌的显性基因频率与国内其他民族的差异较显著,而叠舌和三叶舌相对不甚显著.  相似文献   
99.
将农杆菌Ti质粒携带的外源基因转入水稻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经特殊处理的农杆菌C58C1Rif~r菌株,与籼稻悬浮培养细胞共培养时,很少见有细菌的附着,也观察不到纤维丝的形成。但经复合酚类化合物预处理的菌株,与籼稻培养细胞在普通培养液,特别是在复合诱导培养液(培养过的番茄下胚轴切段、胡萝卜细胞及农杆菌的培养滤液)中共培养时,均可发现有较多的细菌附着于水稻细胞表面,并且菌体周围有纤维丝的形成。在复合处理组中,位于pGV3850:1103neo嵌合质粒T-DNA上的NPTⅡ基因及NOS基因在籼稻培养细胞中获得了转移与表达。  相似文献   
100.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当今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已超乎人们的想象。笔者简单介绍了转基因生物技术的概念和发展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原因,展望了该项技术在农业、畜牧业,以及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