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2318篇
科学研究   17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25篇
综合类   21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0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为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护理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在护理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模式,转换教师角色、构建人文课程体系、营造人文环境、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等改革方法都能够很好地在护理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有效地促进护理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与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992.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诗人之一。她才思卓绝,著作丰富,作品优美。她突出的才华和成就备受世人的关注和称赞。她前期的诗词大都在描绘她的生活感受,清新明丽,意境优美,处处体现出她独特感受的真情人生,而后期的作品则渗透出她深沉的故园之思和浓厚的爱国主义悲伤情怀。  相似文献   
993.
"清初六家"之一的恽寿平,一直以写生没骨花卉享誉画坛。而他最初是学山水画的,且造诣很高,受到了历代画家的赞誉。其山水画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注重师法传统与师法造化;强调在作品中对笔墨与设色的运用;重视对意境及其淡雅格调的追求。  相似文献   
994.
对大学教师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教师加强文学、哲学、艺术、历史等人文科学的教育,以提高全体教师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大学教师作为高深学问的传播者,他们既要有专业知识,又要有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既有师德,又有技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高雅的文化品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品位的人才。  相似文献   
995.
邹连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5):35-36,74
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不同于高中阶段语文教学,应以学生的毕业去向为主,要具有职教特色,即要注重扩展知识面,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给学生创造充分展示自我才能的机会,锻炼表达和写作能力,有的放矢地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96.
对人的尊重是新课程理念的内在追求,数学教学也应追求人文关怀,从数学知识、数学历史以及数学生活中整合新课程教学的人文资源,用案例方法探讨、实践了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997.
戏剧的生命力究竟何在?戏剧是否已经衰亡?这些疑虑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出。然而,戏剧这门高雅的舞台表演艺术不仅在艺术史上举足轻重,在文学史上更是功不可没。戏剧丰厚的文化积淀更决定了它的人文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在极力伸张快乐主义的风气下,作为末世文人代表的袁宗道对个体存在价值进行了艰难叩问。在他“稳实”面目下潜伏着“狂放”的一面,在他向往山林隐风之时又难舍庙堂的富丽。他纠结于对个体自适的追求和社会礼法的恪守中,焦灼难安、进退维谷。对其相悖人格的深层原因进行探究,还原一个真实的末世文人形象。  相似文献   
999.
高职的人文素质教育,应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修养、审美素质和心理素质为目标:以传授给学生人文知识、激发出学生的人文思维、培养好学生的人文精神为内容;以通过知识传授丰厚学生内涵、通过环境熏陶影响学生习惯、通过实践体悟增强学生能力、通过个人修养磨炼学生意志等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教育的人文关怀,实际就是关注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情感。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是培养21世纪人才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