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8篇
教育   1258篇
科学研究   48篇
体育   688篇
综合类   359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在追求运动乐趣的过程中,人类创造了体育,乐趣又随着体育运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进入了体育教学内容和过程里.乐趣是体育教育的天然"盟友".对运动乐趣的正视语言就是探索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法论和方略.  相似文献   
22.
健康是人类共同的愿望。东方人说:"健康是个宝,一时离不了。"西方人说:"健康是第一,财富、权势地位、爱情等是后面的无限的远景。"所以说,健康是任何东西无法取代的个人珍宝,只有靠自己长期不懈的锻炼。  相似文献   
23.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雅典奥运上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举世瞩目。历史性突破的背后,究竟有什么力量在推动,盘点中国军团,需要我们知已知彼,冷静分析成功与失败,同时我们也要未雨绸缪,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育体制,推动竞技体育的职业化、社会化,创新观念,依法治体,突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4.
普通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论述终身体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提出要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中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自我锻炼能力,同时阐明了大学生培养终身体育思想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5.
宁颂东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3):416-417,419
新制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了高校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然而,就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而言,许多高校依然停留在“增强体质、培养‘三基’”的基础上。观念的滞后严重阻碍了我国高校体育的发展。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是我们实现高校体育课程基本目标的前提。  相似文献   
26.
广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广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管理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认为后备人才培养管理上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在管理体制、培养目标、训练经费、教练员、运动员待遇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因此,应加快体制改革,充分利用广东经济有利条件,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后备人才培养,不断完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7.
散打与跆拳道竞技特征之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散打与跆拳道的技击思想、方法及竞赛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二者追求的技术目标、技击理念及评价角度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一方面体现了散打的独特性风格、特点,另一方面也显现出了散打运动在竞技场上的不够完善。建议散打应该改革影响其竞技特征的摔法技术,取消对小腿的击打及先后倒地的得分标准。  相似文献   
28.
我国奥运争光计划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研究方法1.1调查对象国家体育总局和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湖南、辽宁等10个省市体育局的10位领导,91位运动员,25位教练员,13位管理人员,22位科研人员。1.2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2)问卷调查法:制定《奥运争光计划激励机制意见调查》问卷,其折半信度为0.922,内容效度为0.9  相似文献   
29.
从终身体育看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通过对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功能、目的和任务进行分析.阐明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是推动终身体育目标的必然要求.认为:1)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与终身体育的目标整合;2)改革学校体育教学,推动体育社会化进程;3)发展社区体育,促进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  相似文献   
30.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 ,对中、外优秀男女田径运动员训练全过程的投入时间效益与产出时间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中、外优秀田径运动员基础训练投入时间效益百分比较为接近其平均值 ,约为 5 5 .8% ;优秀男子田径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投入时间效益百分比约为 75 %~ 80 % ,中国优秀女子田径运动员中也有 6 0 %的人专项训练投入时间效益高于 75 % ;中国优秀男子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时间效益明显低于世界优秀男子田径运动员 ,中、外优秀女子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时间效益百分比比较接近 ,但是中国优秀女子田径运动员还存在着保持高水平竞技年限相对较短的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