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068篇
科学研究   4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4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结构歧义普遍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中,以现代句法理论的部分分析方法为基点对英汉结构歧义之间的共性进行探讨,以期为语言共性的存在提供进一步的实证资料.  相似文献   
92.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兴理论。语言模因论是从模因论的角度审视语言及其相关现象。对语言模因传播途径和方式的研究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以语言模因论为理论依托,构建了大学英语模因教学模式,并对语言模因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进行了探讨,以促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93.
和其它广告一样,体育用品广告的语言兼具简洁性和鼓动性。基于对大量的体育广告文案的观察,体育用品广告简洁性的实现手段为:常用词汇、简单句、短句和省略句,而鼓动性的实现手段是:积极褒义的形容词、祈使句、疑问句和修辞格。语言的选用折射出现代社会体育广告独有的文化蕴涵:拼搏、挑战、自信、活力、个性、快乐。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体育广告创作规律以及现代体育文化,对语言研究和体育广告创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4.
"缘"是中古时期新兴的一个表因连词,它的语法化经历了一个由表"凭借、依据"义的动词到工具介词再到表因连词的过程。这个语法化之所以能够完成,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而且这种演变完全是在汉语内部完成的,与语言接触无关。  相似文献   
95.
儿童文学语言符号的所指具有模糊性,它是文学语言的诗性特征的体现。造成儿童文学语言符号所指模糊性的原因:一是儿童文学语言符号所指的无意识性造成寓意的模糊性;二是艺术符号的象征性造成儿童文学语言符号所指的模糊性;三是儿童文学符号的张力造成儿童文学语言所指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96.
王力先生在他的著作和文章中曾多次谈到普通语言学理论对语言研究的重要性。重温王力先生的话语在今天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现在的许多语言学著作和文章中由于缺乏普通语言学理论知识而导致的错误屡见不鲜;我们的语言研究水平的提高也需要有坚强的普通语言学理论知识作基础。鲁迅先生是中国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从他的文章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的普通语言学知识足令我们现今的许多语言学专家汗颜。鲁迅先生的其他一些话语对今后我国语言学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
2010年大连市中考日语学科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对今后日语教学有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98.
幽默语言是人类的智慧语言,在我们的生活中,它起着极强的润滑作用。从幽默的几种表达方式入手,探讨了幽默和语境之间相互衬托、相互制约的关系,要正确理解和使用幽默,就必须与当时的语境联系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幽默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
幽默的产生和理解都对语境具有不可或缺的依赖性。语言语境中语言层面的语音、语义、句法等因素,情景语境中的人物、时间、地点及相应的认知推理过程等因素,以及社会文化语境中的文化背景知识、价值观等因素,它们互相交织,构成整体,对幽默的产生和理解具有决定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00.
In this paper, a detailed analysis based on the lived experiences of the study participants and the researcher (each with vision impairment) in education, post school and in the pursuit for employment is developed. The policy discourses of disability legislation – both at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levels – are explored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ir enactment in Australia. The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collective indifference to detached others, which is evident in the linguistic construction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in the United Nations [(2006). Convention of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and the Australian Standards for Education 2005 [Australia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Training. 2006. Disability Standards for Education 2005 Plus Guidance Notes. Accessed March 12, 2012. http://nla.gov.au/nla.arc-7692.]. Together, these elements reflect the neoliberal principles that cast a shadow over the discourses of the disability poli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