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91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47篇
教育   8830篇
科学研究   358篇
各国文化   77篇
体育   367篇
综合类   550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78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691篇
  2013年   913篇
  2012年   856篇
  2011年   890篇
  2010年   673篇
  2009年   609篇
  2008年   661篇
  2007年   824篇
  2006年   785篇
  2005年   670篇
  2004年   565篇
  2003年   558篇
  2002年   426篇
  2001年   389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中国大陆地区的抗战题材电影,在团结民众,鼓舞士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艺术上一直存在着简单化和脸谱化的问题。现阶段的商业化抗战电影,虽然给观众带来了一些新鲜感受,但普遍存在的粗糙、虚假、游戏化、低俗化和非人性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此类电影的艺术水准。文章在逐一剖析这些问题的同时,也探究了问题的成因。  相似文献   
992.
以巫峡长江大桥为研究背景,通过建立空间结构有限元模型,计算和分析该大桥的动力特性,并运用时程分析法分析该桥的地震反应,采用EI-centro波进行计算,讨论横桥向和竖桥向地震动对地震反应的影响和规律,为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抗震设计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3.
中国时下的文学充满了喜剧化。民族文学的经典也被以喜剧的手法重写,甚至被戏说。文学经典是我们民族文学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凝聚。保卫文学经典的尊严就是保卫我们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94.
唐山近代史研究是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近代唐山经济史研究、近代唐山党史和革命史研究、近代唐山文化研究以及相关资料整理工作等几个方面,对2000年以来学术界对唐山近代史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就"重庆文学史"的学术支点问题谈"全球化"语境与地域文学史建构之间的理论关系,并就此关系探讨"全球化"语境下20世纪中国地域文学在建"史"上可能出现的现实难题。  相似文献   
996.
自从法国文论家J.Kristeva首次提出“互文性”这一概念以来,对于“互文性”的研究屡见不鲜。文学作品中的“互文性”的例子比比皆是,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对互文性进行深入研究对翻译实践有着切实的指导作用。本文研究了“互丈性”与文学翻译的关系,突出了互文性理论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97.
二十世纪文学批评史研究的辉煌成果,迫使新世纪的古代文论研究必须向体系建构的方向发展.古代文论的存在形态具有零散性特征,但零散的理论形态中又存在着潜在的理论体系.如何将古代文论的"潜体系"建构出来而成为"显体系",从而开拓出新的研究空间,是新世纪古代文论研究的迫切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998.
刘勰与亚里士多德对语言的理解大相径庭。亚里士多德认为语言是摹仿现实存在的工具,它的基本特征是明晰、适当和准确。因而,一切与文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修辞手法诸如隐喻等主要是修饰而已。刘勰则认为语言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它本身也是创作主体进行文学创作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学创作中思维的枢机,其本身的能指层面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且与创作主体的个性和生命力息息相关。因而,语言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主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深入分析了文学语篇的多重结构和动态交际过程,该过程涉及作者、隐合作者、叙述者、角色、读者、隐含读者、听述者等。根据文学语篇的这种特有交流特征,作者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1000.
跨文化文学接受是影响文学创作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老舍小说创作起源于西方文学作品的阅读。他的小说创作深受与他秉性、家境、社会阶层较为接近的狄更斯的影响。在小说结构安排上,狄更斯式的正反、善恶两极对立世界在老舍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来探讨老舍对狄更斯小说结构安排的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