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2篇
教育   180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冯小青传记”的创作几乎贯通了明清“冯小青现象”的始终,参与创作的文人至少十七人,现存十四则流传于世.文人在“冯小青旧传”的基础上对其人其事进行了演绎.在对“冯小青传记”的演绎经历了明清之际的文人化、清代前中期的才子佳人化之后,冯小青其人在清后期的“后传”中确立了恪守家礼的贤妻形象.这些演绎蕴涵了文人思想、情感、价值取向与时代社会对于文人心理的投射.  相似文献   
12.
《长物志》与《陶庵梦忆》为中国古代晚明时期史料笔记的代表作。从文震亨到张岱,从物质生活中的物品选取鉴赏到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娱乐、交游、节庆、风俗,晚明士人阶层的文化生活图景跃然呈现。诸如此类作品,乃作者心怀忧苦,希求文化得以承续长久之作。书中以逸写忧、以乐写苦的话语模式,是晚明士人特有的文化心理使然。  相似文献   
13.
唐代安史之乱后,科举改革者对当时仕进文人的素质提出质疑。礼官杨绾彻底废除科举制度的动议,引发了整个思想领域的重整。尽管之后科举试诗赋取士仍时有反复,但经义取士的趋势在中唐明显强化。中唐礼官的科举革废之争对中唐文人的政治情感、政治价值取向、政治行为模式的冲击是巨大的,促成了中唐文人由文词空言治道向文学与政治结合的素质转型。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中国画受到新潮美术的影响,日益向多元化发展。从新写实画风、现代水墨试验和新文人画风三种风格可以看出新潮美术的艺术理想。作为现代主流的艺术,对真、善、美这一艺术理想的追求与传统艺术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陈海强  苏男初 《科教文汇》2012,(22):154-155
论文通过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历史境遇和双重人格分析,以及中国古代文人的哲学观、人生观、道德观的研究,对中国古代文人与文人画进行了哲学思考。指出文人画形成的历史必然以及文人画特色。  相似文献   
16.
北宋文人有着一种政治上的自觉精神,但同时又都有着一种用心太过,自信太厚的心理,正是这种心理使北宋君子在政治与学术上失去了一种平和的心态,并最终对北宋的政治发展起了极大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7.
欧阳修的作品最晚于12世纪中期传到了朝鲜,在那里广泛传播。文人们从形式与内容方面吸收、借鉴其文艺理论;批评家们对其文学创作展开了以赞誉为主的各种形式的评价。此外,欧阳修的品格以及生活态度和情趣也对朝鲜文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事诗》是一部专门记载诗歌创作、传播及品鉴类故事的诗本事专著。尽管它的内容带有综合性,兼具文学、文献及理论的价值,但其主要价值仍在文学批评方面。《本事诗》可称为"唐人诗话",它不仅是先宋诗话发展的高峰,也是宋代诗话成型的重要先导。  相似文献   
19.
《沧浪之水》是阎真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分子的剖析,从用典这一角度来解析知识分子的蜕变.该小说用典特点鲜明,以“沧浪之水”之典,贯通始终;以知识分子典故自我剖析知识分子当下的出路;化用诗词典故来增强小说的思考力度。  相似文献   
20.
宋太祖于乾德三、四年间所说的“宰相须用读书人”并不能视为他对文人的真正重视。相反,无论乾德三、四年之前或之后,宋太祖对文人均表现出较为轻视的态度。这主要是由整体文化水平的低下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