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2篇
  免费   6篇
教育   1997篇
科学研究   84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95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8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Y分数模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本文采用了统计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状况的实证研究,建立了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Y分数模型,并通过本次研究中选择的样本指标,初步确定了企业财务状况评价区域,为企业预测财务危机提供了一种科学可行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92.
屈原作品中包含大量的爱情内容,它们向来多被视为芳草美人的比兴寄托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屈原作品的准确解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爱情描写就是爱情本身,它们与深厚的楚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说来,楚风的开放性是《九歌》产生的社会基础,而楚风的女性化影响了《离骚》中的爱情模式。屈原的伟大在于,他完成了恋爱关系的转换与升华,使爱情成为政治文化的一个特殊符号。  相似文献   
93.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爱的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变化。同性朋友之间的爱在不同时期内涵不同,男女之爱与同性之爱纠缠不清,总体表现为同性精神之爱、对爱友的敬爱与痴迷、肉欲之爱、出于爱的谅解及诗人对自身美德的热爱。爱的内涵在十四行诗中的演变,反映了莎士比亚进步的人生观和艺术观。  相似文献   
94.
传统礼制限制男女交往,推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配方式,于是束缚了鲜活的生命。但是,力比多会突破这种限制,情歌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导流孔,也是一个爱情乌托邦。这个爱情乌托邦之能展现,还在于它有一个郊野山岭的狂欢化广场,其中也流露出一些客家民性特征。  相似文献   
95.
散文的真实性要求,要受到各种因素不同程度的制约。也就是说,散文的真实性还是有限度的。自叙性散文既要如实表现作者的自我经历和情感,又不可能毫无保留地将亲身经历和内心情感和盘托出。特别是涉及个人情爱经历的散文,更会有所取舍。  相似文献   
96.
老舍、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在他们的文学世界中,婚恋模式是引人瞩目的问题。在老舍看来,爱情与婚姻是割裂的,所谓理想的婚恋,就是要有一个贤淑宽容的女性,并以一定的经济基础作后盾。张爱玲恣意书写金钱、家庭、社会、人性以及不可知的命运等要素在两性婚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书写人生中的种种无奈与荒谬。对老舍、张爱玲小说中的婚恋模式进行整体观照和宏观审视比较,探究老舍、张爱玲婚恋模式形成的原因及其写作的时代合理性。  相似文献   
97.
邱果 《科教文汇》2011,(2):37-37,51
只有教育充满了爱,才能细心塑造学生;只有教育充满了爱,才能有效震撼灵魂。让爱催生稚嫩的幼苗是我不懈的追求,让孩子们无时无刻都沐浴在爱的暖洋里是我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98.
高惠琳 《科教文汇》2011,(8):8-8,73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公正的、平等的.平等的师爱是一种更高责任感的爱,它具有职业性、广博性、针对性特点。聋校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从个人态度、班干选拔、荣誉评选、集体生活、学习生活、操行评定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平等性.但在具体实施师爱的过程中.应避免走入绝对化、无限度化的误区。  相似文献   
99.
王永和  李玉年 《科教文汇》2011,(8):11-11,22
要使学生具有爱心,首先教师要有爱心,且无私地去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爱学生就要理解、尊重学生;爱学生就要宽容学生;爱学生就要赏识学生:爱学生就要赞美学生:爱学生还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0.
王德会 《科教文汇》2011,(8):146-148
城乡接合部学校学生来源不均.高中阶段英语教学中最大的阻力是两极分化,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学有所获。是英语教学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从高中阶段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的对策方面展开论述,以便有效地克服两极分化的现象.使英语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