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452篇
科学研究   20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35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情态动词must可以用在命题情态中对命题的真假作出推导肯定判断;must还可以在事件情态中出现,表达和责任、义务有关的情态。must常与助动词或实义动词结合,构成情态序列。must没有过去形式,但可以用hadto指代过去的可能:也可以用oughtto或者should来减弱义务的力度。  相似文献   
52.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和背景下生成并发展起来的,情态从逻辑学进入语言学之后成为了一个公认的重要而复杂的范畴,通过对情态以及语境概念的界定,阐述情态动词的特征、语境的分类及相关研究,从语义学和语用学角度分析语境在情态动词使用中所起的作用,以期为英语情态动词的研究开辟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以社会、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为轴心,把卡梅伦就职演说置于多模态和批评话语分析的双重视野之下,进行了图像分析、声音和动作分析、及物性分析、情态分析和互文性分析,证实了意识形态弥漫在话语、图像、声音和动作诸多方面。从而发觉卡梅伦的就职演说简短有力、令人信服地向人们宣传了他的思想和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54.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的来源、称谓、界定、分类、语气意义、语用功能以及连用等方面进行了考察,通过替换、对比等方法,分析语料,以期进一步概括句末语气词的特点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55.
本文探讨了服装企业的质量属性, 构建了服装零售顾客满意度评判指标体系及相应的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56.
本文通过对《苟子》中副词的语法功能研究,再次论证了副词主要作状语,对谓语起修饰作用这一语法功能,为先秦副词研究提供了一些基础性的资料。  相似文献   
57.
本文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33个程度副词修饰谓词性成分形成的结构带“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考察,发现“程度副词+谓词性成分”能带“的”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带“的”以后是自由的,另一种是带“的”以后是粘着的,绝对程度副词修饰谓词性成分形成的结构带“的”一般是粘着的,相对程度副词修饰谓词性成分形成的结构带“的”一般是自由的。文章认为“程度副词+谓词性成分+的”的语法功能存在着范畴化现象。  相似文献   
58.
张春阳  罗雷 《现代情报》2007,27(12):203-204
20世纪末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给教育教学带来重大影响,各门学科加速了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依据建构主义论。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探讨了其在翻译教学改革中的运用,从而发现信息技术对教学改革的重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59.
<春秋经传集解>总括范围副词主要有"皆"等十五个,常用于动词谓语句,修饰动词;部分还可以用于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就其语义指向而言,多数可以前指主语,部分可以后指宾语,"皆""同""俱""备"等语义还可以指向上文的动词谓语.部分先秦常用总括范围副词在<集解>中已经消失,中古新的总括范围副词在<集解>中尚未出现.  相似文献   
60.
情态动词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语法项目,也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难点。不同的英语学习者对情态动词的使用也不尽相同。语料库作为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工具,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语言研究的各个领域。该研究采用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基于语料库CLEC和LOB,对比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在情态动词使用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情态动词使用的总频数上二者存在显著差异,前者高于后者;但在情态动词使用的选择倾向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有着相似的倾向性;具体分析某个情态动词时,则是过多使用与使用不足并存,前者胜过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