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33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63篇
教育   10890篇
科学研究   588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615篇
综合类   86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689篇
  2013年   552篇
  2012年   962篇
  2011年   1037篇
  2010年   772篇
  2009年   723篇
  2008年   854篇
  2007年   1040篇
  2006年   1047篇
  2005年   964篇
  2004年   926篇
  2003年   855篇
  2002年   750篇
  2001年   588篇
  2000年   346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51.
共生图形的类型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生图形在视觉上具有趣味性和巧妙性,可以取得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画面效果,因此共生图形在现代设计中备受青睐,很多创意设计作品都是通过共生图形的配合运用以达到完美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52.
现代社会知识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社会边缘进入社会中心,使得高等教育的公共性、公益性与私益性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影响高到等教育的发展:公共性的增强提升了高等教育的地位和影响力,挑战着大学的传统与精神;公益性的增强使得社会更为关注高等教育公平;而私益性的增强则使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日趋复杂化。现代大学制度重构需要从高等教育社会产品的生产、分配与消费去思考大学制度的逻辑框架。  相似文献   
53.
南朝玄言诗批评有别于两晋之时提出的"韵灵旨清"的审美标准。檀道鸾、沈约、江淹、刘勰、钟嵘等人物的批评,并非从其审美标准而言,而渐有以宗《诗》的儒家诗学标准评价玄言诗,且梁代前后稍有不同。  相似文献   
54.
《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是两部以长江为题材的电视纪录片,创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用镜头对现代中国进行审美观照与深情抒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体现了不同时期的不同的创作理念和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55.
陶孟和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十分重视教育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陶孟和对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认识和改革建议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以社会情形变化为基础,以适应社会需求为核心,从而形成他颇具特色且比较系统的大学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56.
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美育功能,有利于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培育创新人才,有利于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发展。博物馆要采取措施,强化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57.
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视野下的现代学校制度变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社会阶层与教育获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以及家庭结构的变迁,导致人们之间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差别日益扩大,从而使教育不平等问题愈加凸显。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好的学校制度能够降低出身的不平等或者降低家庭背景的重要性,因此,当今学校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弥补人们之间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方面的差异,即通过建立“公平教室”、创建“功能共同体”、改革考试制度等,以促进教育平等。  相似文献   
58.
张之洞把兴学育才作为强国安邦的重大举措,一生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改造旧式书院、创设各类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构建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开我国近代教育之先河。他不仅是中国近代的大教育家,而且同时堪称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  相似文献   
59.
论强国富民离不开美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育有助于提高生产力.从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美育和科学技术愈来愈紧密地融合.美育和科学技术融合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培养人才离不开美育,美育和创造性人才有内在的心理联系.将美育真正融入学校、家庭、社会,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0.
本文重点探讨了日本随笔对于中国现代散文两条路径的影响,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平和冲淡的美文走向,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匕首”“投枪”式的杂文体式。通过日本随笔对中国现代散文影响的考察,凸显了日本随笔在世界散文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