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2446篇
科学研究   178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84篇
综合类   18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互联网以飞快的速度发展,青少年学生是网络的主力军。网络在带给社会生活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对青少年的行为准则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不良的网络行为引发了道德失范。据此,章分析了存在于青少年身上的不良网络行为和网络道德危机,探讨了如何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42.
土壤中速效钾含量逐年下降、施肥的氮磷钾比例不协调、种烟的不同茬口土壤的速效氮量不同及旺长期烟株生长迅速是造成捆株缺钾的原因。今后烤烟生产应增施钾肥、喷施磷酸二氢钾或硫酸钾。  相似文献   
43.
中美学校道德教育内容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为此,各国都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内容的改革。美国是世界上教育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研究分析中美学校道德教育在内容上的异同,进而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将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探讨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44.
对学校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的意义、方式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加强网络德育工作的许多积极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5.
论道德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道德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持久和深刻的影响。完善的道德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道德进步是推进精神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道德能够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整,是市场经济的“软”规则。要实现道德进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统一,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从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数学课的特点、有关指导文件第三方面阐述德育渗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且具体介绍了:(1)道德行为的形成过程及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内容;(2)德育渗透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3)德育渗透的主要原则是适时、适当、适量。  相似文献   
47.
会计信息质量是建立在良好会计职业道德基础之上的,而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教育是根本,本文论述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如何对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48.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和主要内容。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集中表达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本文在阐述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和现实基础上,就高等学校和地质战线进行荣辱观教育问题做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9.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己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面对高校道德教育有效性弱化的客观事实,高校道德教育必须从现实出发转变教育理念,加强道德教育在目标、内容及手段上的合时代性研究,使道德教育与其所处环境及所面对的教育对象相适应,这不仅是高校道德教育规律的要求,也是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0.
传统幼儿家庭德育以家庭伦理教育为主要价值取向。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公共生活领域的增加,在整个德育体系中,公共道德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而,以公共道德为核心的幼儿家庭道德教育应成为现代家庭的主要价值取向。从家庭伦理到公共道德的转向,需要家长提高认识,改变教育方法,突破家庭场所的限制,走向社区生活,配合幼儿园全方位地培养幼儿的公共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