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268篇
科学研究   52篇
体育   54篇
综合类   4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庐山植物区系的特征和植被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庐山植物区系成分的分析,指出庐山植物区系特征是:以亚热带植物成分为主,还有热带和温带植物成分的亚热带低山植被,具有古热带和冷北极两大植物区系成分的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一种过渡性自然景观.在植被分布上,明显地反映出亚热带低山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52.
中国关谷要塞的地理特征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关谷要塞是古代战争的产物,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自然景观特殊,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类旅游资源,具有大力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53.
峨眉山国内游客结构及行为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峨眉山旅游风景区游客结构及其行为特征的分析表明:其游客主体为国内大中城市居民,其受教育程度以大专以上占绝对优势;游客年轻化的趋势明显且以中高收入为主,旅游活动是以基本层次的旅游观光居优;该旅游风景区的自然风光使大多数游客的美感体验得到满足,游客感应最深的是森林植被、清新空气、山地气候及宗教化等,相对较差的是物古迹和观赏动物;此外,近三成的游客对旅游服务质量不满意。针对上述结果,就峨眉山旅游风景区开拓游客流市场、促销定位、促使可持续旅游业发展提出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54.
本文依据《徐霞客游记》有关徐霞客游历宜州所经过的路线、地点的记载 ,综合考察明代宜州的交通地理及其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55.
罗浮山是中国诸多名山中以仙山文化著称者,它的这一文化特色既吸引了各朝隐士隐居游历,同时,部分在罗浮山隐居过的隐士死后亦被神仙化,从中可以窥见隐居处所的地方文化传统对文人隐逸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西南岩溶山区的农牧业生产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全功 《资源科学》1999,21(5):76-80
在简述了岩溶山区生态环境的现状、治理进展以及开发利用的建议后;详述了西南岩溶山区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形势、存在的问题,明确指出,低成本建制人工草地,保持人工草地群落的稳定性,提高前植物生产、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外生物生产等主要生产阶段的转化效率,依然是南方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有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57.
川西盆周山地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是长江水源保护区,拥有土地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等可再生资源的突出优势。其发展战略应避开资源开发与环境的冲突,以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为中心,选择既发展经济又促进生态建设的生态农业,绿色食品,生态旅游业,水电业,天然药物加工业等为主导产业,同时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搞好水土保持和荒山绿化。  相似文献   
58.
我国城市发展已由增量时代转向存量时代,山地城市存量空间更新、激活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山地城市遗留了大量密度高、环境差的老旧小区、棚户区,以及低效闲置用地,这些空间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相背离,亟需更新改造.以贵阳市老城区(云岩区、南明区)为研究实例,探究山地城市更新改造策略.首先摸清贵...  相似文献   
59.
随着少数民族山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传播工具进入村寨,汉语已经初步形成了第二语言环境,对少数民族学生作文教学的水平也比以往有了较大提高。应着力引导、扶持、激发并强化少数民族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着力排除民族语言与汉语书面语言转化中的障碍,促进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着力把握山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心理动态,加强作文的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60.
地形约束下的西部山区农业生产用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部山区农民的生活主要依赖农业生产用地.人们对农业生产用地的利用超过其适宜承载能力将导致生产潜力下降、环境恶化和生态失衡.本研究以甘肃南部山区26县为例,从土地人口容载率的角度来评估其农业生产用地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土地人口容载率定义为实际供养人口与适宜供养人口之比.土地实际供养人口是由其净初级生产力的经济产值来确定;土地适宜供养人口包括:耕地、林地生产实际所需劳动力的可抚养人口和牧草地的适宜供养人口.考虑山区的特殊性,用地形复杂度校正系数来修正耕地、林地生产实际所需的劳动力.结合前人对草地适宜载畜量的研究和纯牧业县玛曲的现状,推算草地单位面积适宜承栽人口为0.026人/hm~2.研究分析表明:研究区农业生产用地的人口容载率为0.89.处于可持续发展的临界状态.鉴于人口增长、非农用地逐渐扩张的事实,该区域农业生产用地的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需要开拓思路、多方并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