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86篇
  免费   638篇
  国内免费   321篇
教育   17918篇
科学研究   3708篇
各国文化   73篇
体育   1280篇
综合类   1349篇
文化理论   44篇
信息传播   117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417篇
  2021年   643篇
  2020年   771篇
  2019年   674篇
  2018年   450篇
  2017年   446篇
  2016年   508篇
  2015年   786篇
  2014年   1463篇
  2013年   1751篇
  2012年   1862篇
  2011年   1937篇
  2010年   1464篇
  2009年   1310篇
  2008年   1525篇
  2007年   1911篇
  2006年   1581篇
  2005年   1389篇
  2004年   1234篇
  2003年   1103篇
  2002年   804篇
  2001年   717篇
  2000年   351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Millions of Canadians residing in Canada's northern, isolated, rural, and remote communities do not have broadband Internet access. This situation has led to a national “broadband divide.” That is, the deployment of wireline broadband is very limited in Canada's northern, isolated, rural, and remote areas because of the significant expense of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wired infrastructure needed to reach dwellings in these locations.Terrestrial broadband wireless technology, on the other hand, does not entail the same kind of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As a result, there are dramatic changes in how spatial considerations affect the provision of broadband Internet services (BIS) to areas beyond the urban zone. In particular, the spatial question is now focused on assessing the capacity for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solutions to reach profitable population bases, and brings to the forefront organizations that are developing non-line-of-sight (NLOS) technologies that would permit wireless Internet access over much greater distances than current solutions.We begin this paper by establishing the importance of broadband connectivity to Canada's northern, isolated, rural, and remote communities. This discussion comments on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of Canada in the provision of broadband connectivity to residents of these communities, and outlines the current regulatory issues that govern wireless services and policy formulation.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us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pproaches in the study of wireless broadband planning and deployment. Case study findings suggest that GIS applications can mak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analysis of wireless deployment planning,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wireless signal sources and consumers, and to the spatial configuration of terrestrial wireless broadband networks. We conclude the paper by discussing how the GIS approach employed could be used to inform the public policy process with regard to increasing access to broadband Internet services in all regions of the country, and thereby providing the opportunity for all Canadians, regardless of location, to fully participate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相似文献   
82.
从文献计量分析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理论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晖 《情报学报》2004,23(2):251-256
高新技术产业理论研究在国内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本文通过对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理论研究的总体规模、研究成果的增长态势、主要期刊、关注程度、主要研究机构、热点问题等进行统计分析 ,指出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3.
论网络信息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网络信息政策的概念,分析网络信息政策的特点和类型,阐述网络信息政策环境和网络信息政策的功能与研究、方法等。  相似文献   
84.
陈志宏 《图书馆论坛》2004,24(6):234-238
结合我国新著作权法的有关条款,从地域、时间、范围和权能等四个方面对著作权的限制作了阐述,并指出了著作权限制的原由和网络时代著作权限制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85.
俄罗斯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信息机构之一,在执行政府公共政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政府公共政策进入图书馆的两条途径,原由以及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86.
师范院校图书馆读者文献资源需求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文对读者获取文献信息能力及阅读需求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87.
电子版新书目在图书采访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子版书目具有时效性、可操作性、可用性等特点。深圳图书馆使用电子版书目的实 践证明,电子版书目在订购查重、订购数据录入和订购信息传递等方面比印刷型书目有着更多 的优越性,能大幅度提高图书采购工作效率。图2。参考文献2。  相似文献   
88.
本文结合汕头大学OBE-EIP-CDIO工程教育改革实践对工程教育体系的系统性与科学性进行了再认识,建立了由课程教育体系,去"非工程化"实践教育体系,支撑体系,评价体系,统筹发展体系等构成的融合创新体系模型。基于体系构成与逻辑的分析以及新工科纲领性文件研究,指出新工科内涵式发展本质要求在于教育系统对新需求响应的快速性与定位精准性。结合新工科范式转换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工程教育系统的系统性与科学性是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必要基础和先决条件。这些分析有助于厘清新工科发展理念中的模糊界限与争议,更重要的是为指导新工科具体实施提供了明确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89.
麻省理工学院进行的三次工程教育改革举世瞩目。2017年8月,该校启动了新一轮工程教育改革,其宗旨是培养能够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领导型工科人才,改革的内容涵盖工程教育的出发点、重心、教学方式和发展方向,体现出多重逻辑:从现实到未来的取向,从学科和心理的分离到整合,从学科隔离到跨学科合作,从工程实践的回归到工程教育育人本质的回归等。虽然此次改革仍存在质量保障及认证等方面的问题,但大胆创新的麻省理工精神却再次引发各国关注。该校能否以此改革契机,开启第四次工程教育改革新时代,引领世界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成了举世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0.
哈佛大学自2007年重建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以来,采取了与传统工程学科大相径庭的发展路径,以解决人类面临重大挑战的前沿科学为重点发展方向,以机制保障为学科交叉融合提供土壤,以空间优化调整助力研究、孵化、成果转化一体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哈佛大学工学院发展路径正体现了新工科建设思路,对我国高校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推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优化调整空间布局,服务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等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