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5851篇
科学研究   29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264篇
信息传播   15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461篇
  2013年   544篇
  2012年   585篇
  2011年   553篇
  2010年   404篇
  2009年   361篇
  2008年   397篇
  2007年   492篇
  2006年   427篇
  2005年   356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336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发展的新形势下,社会经济生活日益复杂化,社会经济交往日益规范化,对人们经济书的写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普遍。因此,高校加强财经应用写作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2.
中国古代曾出现的将神话传说本身改造成历史的神话历史化运动 ,使中国古代的体系神话不同于古希腊的体系神话 ,并且由于神话历史化内容不仅是将神话传说的内容改造成历史甚至是现实内容 ,而且还包含着将现实的人物神化、将现实内容非现实化倾向 ,致使中国古代的叙事文 ,无论是历史叙事文、志怪类叙事文 ,还是文学叙事文都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43.
信息技术以及各种移动设备的日益普及将人类带入了全新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高职英语写作课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职英语教师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提升信息技术水平,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写作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切实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44.
重读《平凡的世界》,仍然有一种强烈的穿越感,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依然能够唤醒我们沉睡的记忆,引发精神上的强烈震撼。《平凡的世界》之所以今天仍然能够力透纸背,层层扩散波光,让人读懂、读出社会历史内涵,其根本原因在于小说真正切入现实,以及作者的史诗性写作和作品的史诗性特征。小说书写的农村改革史、农民创业史和青年奋斗史正好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社会、家庭、个人等层面的发展、成长的历史。作品由双水村、石圪节到黄原、铜城大牙湾,由农村到城市,反映出了一个时代整体的社会风貌,具有丰富的史诗性价值。  相似文献   
45.
大学修辞教学要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必须打破“辞格中心论”,突破句子的分析界限,使大学生摆脱旧的修辞观念的束缚。同时,还应当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才能使大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46.
废除八股取士百年以来,对于八股研究,学界普遍存在着重影响重文风,轻文体的做法。同时,对于八股文的认识也存在着全盘否定,一棍子打死的做法。将八股文与八股气、八股文化混为一谈。本文在回顾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文体为切入点,分析八股文文体方面的特征及成就。  相似文献   
47.
错误分析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文章运用错误分析法对高职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所犯的语言错误进行了分析,提出应该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避免或减少学生犯错的可能性,提高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从主位/述位理论入手,针对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困惑,探讨了主位推进模式与英语写作统一性原则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例分析认为某种主位推进模式可以扩展出一个具统一性的段落,甚至更大的语篇单位,且某种模式主要用于某种体裁,对英语写作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9.
略论散文     
散文是一种重要而实用的文体.提高学生欣赏、写作散文的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50.
曹丕与刘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批评的两大重镇,二都对理论思维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从学批评角度观察,曹丕与刘勰联系十分密切。其首先表现为,在魏、陈思的优劣比较中,刘勰明显向曹丕倾斜,这在陈思优于魏已有定论的南朝,实属不易;其次,二在统领全局的宏观述思想方面,不无相通之处;更重要的,是曹丕关于批评主体要从学创作中剥离、独立的思想影响了刘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