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59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聚合物、表面活性剂膜修饰电极并结合纳米技术、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重组及定点突变技术和方法实现了HRP与电极间的直接电子转移,简要介绍了辣根过氧化酶直接电化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2.
氧化还原聚合物修饰电极因具有三维反应空间以及多相微结构而具有良好的反应选择性及催化活性。它对由GC/AQ/Os(bpy)3^2-阳离子交换聚合物及PVP阴离子交换聚合物组成的双层聚合物复合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及对酸性溶液中NO2^-的电催化还原。  相似文献   
23.
研究了在PH为 5 5~ 9 5的缓冲溶液中用聚乙二醇萃取分离镍 (Ⅱ ) -锌试剂络合物的最佳条件 ,提出了新的测定微量镍的非有机溶剂萃取光度法 .该方法简单、快速 ,λmax =670nm ,ε6 70 =3 74 × 10 4L·mol-1 ·cm-1 ,对 10 μgNi(Ⅱ )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0 7% (n =5)  相似文献   
24.
氨氮是一种新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其超标率最大,严重污染环境。对低C/N比氨氮废水,传统生物技术需额外投加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进行脱氮,导致出水残留有机物。新研制的三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将电化学技术与生物膜技术相结合,将生物膜负载在三维电极体系表面,利用电化学作用产生的氢气和二氧化碳为微生物脱氮提供电子供体和碳源。长期稳定运行表明,新研制的三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中氨氮的转化率为95.8%,TN去除率为82%,出水基本无亚硝氮积累,每去除1 kg TN所需能耗小于5.9 kW·h。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在脱氮过程中无需额外投加有机物和碳源,废水处理效率高、能耗低。  相似文献   
25.
周明芳 《大众科技》2013,(10):44-46
钼镍矿是我国特有的多金属复杂矿种,其中含有的硫等杂质对钼的浸出干扰较大,通过使用碱性高压浸出工艺,发现延长浸出时间可提高矿物中硫的分解率,同时矿物中硫的分解对提高钼的浸出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研究了1-吡啶-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PYPAPT).在NaOH碱性条件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存在下,与金属镍离子(Ni~(2+))的显色反应。Ni~(2+)与PYPAPT形成1:3的红色配合物,配合物最大吸收位于536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9.00×10~1,Ni~(2+)离子含量在0~0.32mg/L符合比尔定律。研究的新方法用于测定铝合金中的镍,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7.
本文采用几种电化学研究方法探讨了硫酸盐水溶液中Cu(Ⅱ)离子在镍电极上阴极还原的电极过程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28.
间,对三氟甲基苯腈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农药中间体.叙述了在一个反应器中利用NiCl2 和P(C6H5)3,用还原性金属粉末原位还原生成的Ni(P(C6H5)3)3作为催化剂,将间、对氯三氟甲苯转化为相应的芳香腈,转化率分别达到 87.0 %和 82.7%.该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控制,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9.
介绍了反应物在取合物膜中扩散系数的测定方法,对于聚合物修饰电极上反应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30.
以(NH4)6Mo7O24.4H2 O,NiSO4和(NH4)2S2O8为原料合成了(NH4)6[NiMo9O32]·8H2O杂多酸盐,并利用化学分析、差热热重、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循环伏安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结构及性质的研究。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在1000-400cm^-1处由两组突出的峰组成,显示出Waugh结构单元的特征谱带;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显示:紫外区吸收峰位置为207nm处,可见区吸收峰位置为563.2nm;差热-热重分析显示:该化合物在1067.9-1103.5K分解,说明具有较高热稳定性;循环伏安曲线显示:该电极反应为半可逆过程,是以扩散控制的表面氧化还原过程,且伴随质子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